一、学院简介
电子工程学院是广西首批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全国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是广西科技大学博士教师比例最高、办学实力最雄厚的院系之一。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师生为重”的办学理念,以“厚德博学,唯实维新”为院训,依托微电子与先进材料产业学院建设,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新时代电子信息和先进材料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即将建设的学院大楼——车用功率芯片与传感器研究实训基地)
二、师资力量
学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53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55人,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5人。

三、科研平台
学院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科研力量宏厚。2021年获批广西首批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微电子与先进材料产业学院、广西特色金属粉体材料工程研究中心,2023年获批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2024 年入选全国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2023年正式获批车用功率芯片与传感器研究实训基地(教育强国项目,中央投资8000万),今年开工建设。现有相关科研和教学设备原值7000多万元,科研实验占地面积6500多平米。


四、学科建设
学院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以及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材料工程两个专业硕士点进行建设,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以信息与通信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支撑学科,构建材料、器件、系统“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
学院教师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其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多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50余项,以及柳州市首个揭榜制科技项目(研发经费500万)1项,累计经费达3000万元。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一区和SCI二区论文近100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荣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

五、人才培养
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专业特色鲜明。开设有“电子信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和“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3个本科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以学术研究为引领,以项目、课题为载体,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总体思路,推动科研面向产业需求,服务教学、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积极开拓校企合作,搭建校企合作科研平台,推进产教、科教融合,培养面向未来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 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两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 广西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9门,出版核心课程教材6部。
• 校级课程思政和信息类专业教学团队2个。
• 校级“三全育人”示范学院、系和试点培育团队6个。
• 教师获全国各类教学奖励20余人次。
• 学生及班级荣获全国高校最具好作风“活力团支部”称号(全国排名第7)、“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标兵”等各类荣誉称号200余项。
•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0余项。

六、毕业去向
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毕业生继续深造占12%,就业地域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和广西本地,大部分毕业生到企业单位就业,政府,事业单位占26%,电子信息类相关岗位占86%。学生就业质量、发展空间明显提升。
电子工程学院各专业近3年就业率

升学高校:
匹兹堡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东北大学(美国)、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深圳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等。
主要就业单位: 中国移动、中兴通讯、中芯国际、南方电网、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等。
优秀毕业生代表:

张景秀,研究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2级本科生,先后考取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研究生。现任北京是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和力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南京怡而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航空工业集团动态测试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河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7)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B-16)委员、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光电测试测量技术及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集成电路测量与仪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关村光电产业协会理事、中关村标准智库专家。

张冲,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5级本科生,目前在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曾任广西科技大学校科创中心副主任、电创协会会长、电科Z152班班长。连续三年保持学习成绩专业第一、综合测评专业第一,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17年度“中国电信·飞Young奖”奖学金及2018年“中国电信·天翼奖”奖学金。曾获第十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冠军)、2018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二等奖、2017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MCM/ICM)竞赛二等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2018年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018年“创青春”广西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等,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及实用新型专利4项。
七、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工程:依托全国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点等平台,基于“面向广西、辐射珠三角,服务电子信息类企业”定位,培养具备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工程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各类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和器件的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测试和维护等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依托全国首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实施单位、广西高校首批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广西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先进材料产业学院等省部级平台,培养专业综合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在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性的电子信息行业尤其是电路、微电子、光电子、射频及天线等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制造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通信工程: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广西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依托广西智能汽车多维信息融合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面向大湾区信息通信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毕业生能够在信息通信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或技术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