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项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及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以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加强各重点研究基地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攻关,推出具有重大学术创新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的标志性研究成果,着力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应用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广西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推动新时代广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二、项目设置及经费
设置课题5项(不分重点、一般、青年课题类型)。
(一)选题方向
1.广西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人工智能赋能广西新型工业化发展研究
3.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促进广西推进新型工业化
4.广西数字经济与低空经济融合发展研究
5.广西产业链供应链跨境协同效果评价研究
(二)经费资助
按照5000元/项给予资助。
申请人应按照《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课题管理办法(试行)》(中心办〔2025〕1号)和广西科技大学课题经费预算要求合理编制经费预算。课题立项后,课题负责人须根据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批准的资助额度重新编制经费预算,并报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审批后实施。
三、项目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开放基金项目的负责人限全区高校在编在岗的教师和科学研究人员;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应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相关领域专家书面推荐)。
(二)开放基金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1个项目,且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请其他项目不超过1项;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2个项目申请。
(三)承担在研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的未结题者,不得作为负责人申请新的开放基金项目。
(四)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不得将已发表、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成果申请开放基金项目。
(五)鼓励跨学校、跨院系、跨学科以组建交叉学科项目组的形式进行申请。每个开放基金项目的课题组成员须至少含有2名在校学生、1位广西科技大学老师。
四、项目管理
(一)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负责人享有著作权及著作发表权(保密论文除外),其研究成果由项目资助基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共享。
(二)各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在发表成果时,除列明作者所在单位之外,还需标明项目资助基地“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名称以及项目编号。未标注署名(或标注不规范)的成果不计入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三)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的研究周期为1年。未按期结题的项目,视为自动撤项。项目执行过程中,如有项目负责人需要调整的,应将有关情况报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备案。
(四)开放基金项目结题工作由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五、项目申报程序
本年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逾期不予受理。申报者须提交《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5年度课题申报表》(见附件)一式2份,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提交地址:广西科技大学第四教学楼4D204,联系人:覃家营,联系电话:15278860203。同时将材料电子版发送至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邮箱:qinjiaying@163.com。广西科技大学之外的单位,邮件以“XXX(高校)+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5年度课题申报”命名;广西科技大学校内申报,邮件以“XXX(院、系、部门)+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5年度课题申报”命名。不接受个人申报。
附件:1.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5年度课题申报表
2.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2025年度课题专家推荐意见表
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
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