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精心组织全院师生通过集中、分散等方式收看大会直播,师生反响热烈。

师生集中收看

师生分散观看
通过电视屏幕,师生们看到威武雄壮的受阅方队行进、新型武器装备亮相时,阵阵掌声不时响起,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油然而生。
阅兵式结束后,学院师生难掩激动之情,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学习畅谈感想。
学院党委书记何敏: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受阅部队英姿飒爽、武器装备威武列阵、新质战力惊艳亮相,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国防力量和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作为学院党委书记,我更加意识到肩头重任,我们要将这份民族自豪转化为育人报国的实际行动,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之中,踔厉奋发,以实干担当书写教育答卷;笃行不怠,以智慧力量赋能民族复兴。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孙有平: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感新时代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实”的作风,“闯”的精神,以学科建设为引领,重视基础研究,强化产教融合和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广西科大力量”。
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年炯:这次阅兵式展示了我国维护和平的决心与意志。观看了阅兵式,我深感震撼,震撼于当今我国国力强盛、军力强大,更感慨和平来之不易。这也时刻提醒我们,历史永远不能被遗忘,功勋永远不会被磨灭。我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人,更是历史的缔造者。作为学院副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将教育青年学生以抗战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学好专业知识,锤炼个人品格,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就是对抗战胜利的最好纪念。
学院副院长张成涛:阅兵式上,整齐方阵、新型装备、呼啸战机,彰显强国强军崭新成就。抗战老兵坚毅的目光,见证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真理。作为学院副院长,我将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以爱国情怀引领科研创新,用奋斗实践培育栋梁之才,为民族复兴贡献教育力量,让和平之光永远照耀人类前行之路。
学院副院长郑伟光:阅兵式上新型装备震撼亮相,深感科技强军与制造强国同频共振,既为“国之重器”背后的高端装备制造技术自豪,更觉责任重大。我们当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将精密加工、智能控制等尖端技术赋能地方产业升级,推动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同时培养更多“懂制造、能创新”的工程技术人才,让实验室成果扎根八桂大地,既筑牢祖国南疆安全屏障的产业基石,更以硬核科技实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践行高校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学院副院长崔书婉:观看阅兵式后,我既为先辈浴血铸就的精神丰碑所动容,也为新时代装备与联合编队展现的强军实力而振奋。作为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我将把阅兵承载的历史记忆与强军成就系统融入课堂,推动各专业结合课程特色开展主题教学与实践,引导师生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以专业所学投身强国建设,不负时代使命。
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王俊辉:阅兵式让我深刻领悟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会铭记历史,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我将以抗战精神为指引,让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于青年心中,激励学生以先辈为榜样,夯实专业基础,锤炼意志品质,以坚韧之姿迎接全新挑战,在新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用智慧和热血铸就青春作为、书写青年担当。
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谢鹏鹏:观看了阅兵式,我热血沸腾,为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感到震撼和自豪。作为新时代高校教师,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牢记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铸成的钢铁长城,铭记无数可歌可泣的战斗历史和英雄人物,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向榜样学习,奋发图强,捍卫和平,开创未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培养更多有担当、能作为的青年人才,践行科技报国的抱负,为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李玉奇:在阅兵式上,当铁甲轰鸣掠过长安街,我仿佛听见八十年前柳州机厂工人拆卸机床造枪炮的回响;八十年后,我们让智能底盘与新能源电驱走向世界。历史告诉我,民族复兴的齿轮永远由血肉与信念驱动。铁流滚滚告诉我,胜利不仅是枪炮的胜利,更是民族工业、科技与教育合奏的胜利。作为机械专业教师,我将把抗战精神铸进课堂与科研工作,让每一道公差标注刻着“自强”,每一次故障诊断蕴含“不屈”,在新能源汽车齿轮的啮合声中接续先辈“工业救国”宏愿,用精准与坚韧托举强国之路。
学院机械专研2023一班焦汪汪:观看盛大的阅兵式后,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受阅武器装备都是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从战机翱翔的轨迹到坦克沉稳的行进,背后凝聚着我国在多智能体协同、高精度导航、先进材料等领域的突破。作为机械汽车学院的研究生,我看到的不只是钢铁洪流,更是无数精密算法、智能控制与系统集成的结晶。这深刻启示我,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我们每一次实验、每一行代码,都是在为祖国的“大国重器”添砖加瓦。唯有沉心笃志,攻克“卡脖子”难题,才能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学院机械专研2024二班李哲骏:战机翱翔,战车浩荡,虎贲云集。这次阅兵既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告。铿锵的步伐与国之重器的威严,不仅彰显了国家力量,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科研报国的时代使命。科研之路如阅兵场上的协同作战,需团队聚力、精益求精。作为机械汽车学院的研究生,我将用严谨的数据丈量进步,用持续的技术突破践行科技报国之志。在每一次实验、每一轮仿真中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为绿色制造与“双碳”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学院机电253班黄园乐:巍巍天安门,浩浩三军仪。作为一名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大一新生,我观看阅兵式后深受震撼和启迪。阅兵式上展示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彰显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强大威力,更加坚定了我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站在人生新起点,我将奋发努力学习,成为既懂机械设计又通电子控制的复合型人才,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学院车辆252班林铭涵:阅兵式上新型坦克、战略导弹等装备组成的钢铁洪流震撼登场,隆隆驶过,一个个无可挑剔的完美方阵,气势磅礴。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大一新生,我心潮澎湃、备受鼓舞。我深刻认识到自主创新对车辆工程领域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扎实钻研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积极参与科研、勇探创新,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进一步激发了机械汽车学院师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决心。大家纷纷表示,要立足本职,在各自岗位上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