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成果 正文

横向课题

作者:时间:2019-03-26点击数:

部分横向课题

  北京简式汽车JAS01电动中巴车项目

2014年11月起与简式国际汽车设计有限公司合作JAS01电动中巴车项目,提供NVH开发支持。对JAS01电动车进行整车NVH性能主观评价,并进行摸底试验。分别以特斯拉MODEL S P85和丰田考斯特为标杆车,进行风噪声试验、路噪声试验,为JAS01电动车设定NVH性能目标值。

通过试验,识别出对整车车内噪声影响较大的噪声源,通过更换优化后的零部件,解决了真空助力制动真空泵噪声过大问题、增程发动机冷却水泵异响问题、转向助力系统轰鸣声问题、整车座椅加速时异响问题、车内密封性较差问题。

 


  特斯拉MODEL S P85 测试项目

为提高电动车NVH性能,以特斯拉MODEL S P85为标杆车,对特斯拉MODEL S P85做了30km/h匀速石块路通过噪声试验、60km/h匀速粗糙路通过噪声试验、整车60、80、100、120、140km/h匀速噪声试验等。

 


 北汽C50系列轿车项目

2013年与北京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发C50绅宝系列四门轿车,解决怠速下方向盘振动和开空调噪声过大问题、3^WOT下1800~3000r/min时进气及轰鸣声过大问题、高速行驶时左前车门风噪、方向盘向左、向右转向至极限位置时转向助力泵噪声过大问题、四点悬置调试问题。

 

 

 

北京汽车C50

 

 

北汽C50车型方向盘模态试验

 

 

北汽C50车型更换燃油管路隔振试验

 

 一汽夏利T012系列车型项目

2013年与天津一汽夏利有限公司合作开发T012系列车型,解决怠速下方向盘振动和座椅导轨问题、3^WOT下进排气噪声及轰鸣声过大问题、高速行驶时风噪问题、方向盘向左、向右转向至极限位置时转向助力泵噪声过大问题、三点悬置调试问题。

 

 

 

 

T012 #57 车发动机缸体右侧处模态频响测试试

 

 

 

排气尾管延长安放在整车后备箱处,结合主、客观评价,以此检验排查 3^WOT下车内轰鸣声是否由排气尾管噪声引起

 

 

 

多自由度摇臂式焊接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技术攻关与示范

针对柳州益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OTC焊接机器人,采用模块设计思路,研发焊接机器人控制系统。经过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采用高精度数值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数值计算;开发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与控制程序,获得相应的软件著作权;开发相应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力求在工作效率、可靠性以及焊接质量上与现有国外控制系统相当。项目开发新技术1项,基于机器人控制系统申报发明专利2项以上,获得1个软件著作权,将新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当中,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经济型工业机器人的研制与工程化应用

汽车减振器防尘罩机器人自动化生产开发及应用

以注塑机自动化生产的升级改造为背景,为满足企业注塑件全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在原有单台注塑机工业机器人开发与应用的基础上,自行开发基于多台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最终实现汽车注塑件全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开发与工程化应用。通过项目的实施,降低人力成本近70%,生产效率提高近50%。

     

经济型工业机器人设计   工业机器人的研制

全自动化生产线设计 全自动化生产线的集成与应用

 

 

橡胶制品自动化生产工业机器人的设计与研制

以柳州日高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的汽车防尘罩生产工艺自动化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CAD软件对汽车减振器橡胶波纹管防尘罩自动化生产的机器人进行设计(如图2),借助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进行仿真分析,确定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参数。设计、研制3台集切割、取件、搬运、模具清理等多套执行机构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并应用于实际生产,提高生产效率4倍以上,产品合格率提高3-5%,人力成本下降60-80%。

   

抓取机构     直角坐标工业机械手

 

图2橡胶制品自动化抓取、搬运机器人的仿真设计

   

(a) 抓取执行机构                   (b) 直角坐标工业机器人

 

通过工业机器人除横纵向项目的开展,工程研究中心研究积累了工业机器人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与集成创新研究,解决零部件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制造技术问题。这些成果的应用,除满足项目单位的需求以外,已形成了较强的产业化能力。工程研究中心与柳州市柳东新区、广西柳工集团、广西宇翔车轮集团有限公司启动了共建工业机器人示范运行基地,联合推进工业机器人应用推广,加快广西汽车、工程机械企业智能制造步伐,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深远的社会效益。

 

基于智能条码技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基于智能条码技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 重点解决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物料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及与ERP系统集成方面存在的问题。该课题通过引进智能条码技术,实现了物流信息系统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性、准确性。它能有效解决汽车零部件企业对生产现场作业管理的难题,使企业更轻松地管理生产数据,实现对生产制造、产品质量追溯、以及后续的库存及销售追踪的有效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供应链管理的水平。基于智能条码技术,开发及实施一套适合汽车零部件企业实际需要的物流信息系统,并与汽车零部件企业现有的ERP系统实现集成,完善企业的物料管理、制造过程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帮助企业减少库存资金占用、控制材料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该项目:①减少发运错误 50%以上;②减少违约/拖期 10%;③减少安全库存量30%以上;④减少库存货物寻找时间50%以上;⑤减少运费花销25%;⑤与ERP系统良好的兼容性,实现与其无缝连接。通过智能条码系统实现对产品的质量追溯,提升企业及供应商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下游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员工素质,促进信息化建设及人才培养

 

下一篇:纵向课题

版权所有©广西科技大学 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