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损伤比强度理论与组合结构抗震韧性提升》
丁发兴
博士,中南大学教授,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兼任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检测鉴定加固改造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理事和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从事材料强度理论和结构抗震与抗火安全研究,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科研论文24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入选2023年度土木领域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出版专著《工程材料损伤比强度理论》和《钢管混凝土轴压约束原理》,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参编行业标准5部,地方标准3部,主持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3工程建设十大新技术奖,参与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8)。损伤比强度理论成果和增强约束拉筋钢管混凝土柱高效抗震技术得到各央媒宣传报道,阅读量250万次。
1.构建材料损伤比强度理论,该理论揭示了混凝土等脆性材料在围压下脆性向塑性转变的机理,实现了脆性和塑性的统一,为钢管混凝土柱中发挥混凝土耗能潜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2.基于损伤比强度理论的约束混凝土三轴塑性-损伤模型,该模型明确了各参数取值依据,且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取值合理,提高了相应有限元模型收敛性。
3.钢材强化-损伤本构及相应的实体-壳元计算模型,该模型不局限于平截面假定,可实现塑性大变形分析并应用于结构防倒塌计算。
4.工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与结构韧性提升技术及工程应用。
2024年7月5日(周五) 上午9:00-12:00
广西科技大学文昌校区基础实验楼106(影视观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