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8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志波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基础楼106教室为2021级翻译专业研究生上了一堂鲜活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进而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指导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贯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精辟概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全面总结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陈志波谈到,近代苦难深重的祖国,在内忧外患之中,出路无处可寻。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全都以失败告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未能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本质。毛主席当时用“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十字,形象概括了近代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的艰辛历程。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才有了正确方向。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一叶扁舟成长为巍巍巨轮,并以成功的实践向世界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陈志波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应该牢记:无论是曾经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还是艰苦卓绝的建设时期,或是如今高歌猛进书写中国奇迹的新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任务,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我们必须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提高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深刻感悟我们党一脉相承的实干精神,自觉践行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