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来到,为做好我校暑假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维护学校财产安全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保卫处特向全校各单位和师生员工发出以下安全提示:
(一)注意离校安全。离校前要整理好个人物品并有序放置,衣柜、抽屉、箱包上好锁,不在宿舍内存放现金及贵重物品;离开宿舍前注意断水断电,拔掉电源插头。
(二)注意交通安全。离校后以及返校途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务必保持通讯工具畅通;慎重选择交通工具,不乘坐非法运营车辆和陌生人车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各行其道;出行时注意避开雷雨、暴雨等恶劣天气。
(三)注意人身安全。不在危险地方逗留,不从事冒险活动;不到行人稀少、地段偏僻、不安全的地方学习和游玩,以免发生意外;避免在深夜或人少的时候单独外出,不要滞留在外不归或晚归;防止发生溺水事故,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溪河、水库、池塘以及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或戏水,严格防范溺水事件发生。
(四)注意旅行安全。暑期外出旅行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证件,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旅行社,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及时了解旅游目的地天气、交通和景区等情况;不到危险地段旅行,不要擅自前往景区未开放区域;要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潜水等高风险项目,根据自身状况量力而行,不盲目追求刺激。
(五)注意信息安全。文明上网,安全用网,严禁翻墙,筑牢用网“防火墙”,做依法用网的“明白人”; 提高辨别能力,警惕各种诱惑,明辨是非“分界线”,要认真学习违规案例,加固思想防线,不轻易相信陌生人和网络、手机上的虚假信息,理性表达观点,不信谣、不传谣;保护好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练就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 强化信息安全,敲响思想“警世钟”,打牢思想根基,增强保密意识。
(六)注意兼职安全。参加勤工助学、实习实践等活动须经学校和家长同意, 谨防传销、邪教等非法组织诱骗。暑期兼职要慎重与用人单位签订权责明确的书面协议书,不要轻信到外地上岗的许诺;兼职前要掌握对方营业资质,了解经营范围是否与其所称的相符,不要被“复印件”糊弄;拒交各种名义的押金、保证金以及证件。
(七)注意饮食安全。放假期间要合理、规律膳食,不暴饮暴食;外出就餐时,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就餐;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不吃野外不熟悉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食物中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肠胃炎及流行性疾病。
(八)注意防范各类诈骗。时刻做到“八凡是”“六一律”“五不信”“五不露”“五不转”“五不做”“五慎接”,时刻警惕电信网络诈骗。
1.“八凡是”: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凡是让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凡是要求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凡是自称“熟人”要求打款的,都是诈骗;凡是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2.“六一律”:接电话,不管是谁,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提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谈到是公检法税务或领导干部,一律挂掉;所有短信,凡是让点击链接的,一律挂掉;微信、QQ、短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挂掉;所有让你“猜猜我是谁”的电话,一律挂掉。
3.“五不信”:高额回报不相信;积分中奖不相信;刷单赚钱不相信;退税返利不相信;未经核实不相信。
4.“五不露”:不透露银行卡号;不透露各种密码;不透露身份信息;不透露亲友情况;不透露手机验证码。
5.“五不转”: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或将银行卡外借转账;不向所谓的“安全账户”转账;不向有风险提示的账户转账;不向未经核实的二维码转账;不向要求先行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税费等网贷公司转账。
6.“五不做”:陌生电话不回拨;陌生链接不点击;陌生微信不添加;陌生平台不投资;陌生刷单不参与。
7.“五慎接”:慎接95开头且超过五位数的电话;慎接400开头电话;慎接00开头电话;慎接没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慎接被手机软件标记为诈骗、骚扰的电话。
(九)注意消防安全
1.暑假前开展一次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假期期间值班人员要注意加强防火巡查。
2.公众场所应保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畅通,确保各类消防设施完好。
3.要做好宿舍、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食堂、礼堂、报告厅、校园商业区、建筑施工场地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排查,做到人走断电;熟悉应急疏散路线、安全出口、灭火器材摆放位置;遇到火灾,参照疏散指示标志迅速有序逃生。
4.要加强对校园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的监管、排查,确保电动自行车不进楼入户、不违规充电、不停放在楼梯间、不停放在教学、运动场所。
5.不在阳台、楼道堆积可燃物,不私拉乱接电线。
6.加强对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仓库等场所进行全面风险排查,注意检查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的存放、使用、摆放、废物处理是否规范,存放地点技防、物防是否到位。
7.认真组织开展一次消防安全教育。重点进行用电防火安全,突出加强预防一氧化碳中毒教育。
8.发现火灾隐患和安全违法行为,请立即拨打学校安全热线。
(十)校园安全热线
文昌校区2685110
柳石校区2056110
柳东校区2687110
祝大家平安度过一个愉快的暑期!
广西科技大学保卫处
202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