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大学 2016-2017学年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作者: 时间:2017-10-18 点击数:

 

艺术教育是提高审美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不可或缺的一环。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和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新时期,我校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开展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和成绩。现将我校2017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和教育机构情况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十八大会议精神指出,人文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特别是我校作为一所理工为主的高校,对艺术教育的需求和急迫性更为显著。2005年,学校就成立了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公共文化艺术教学部等多部门组成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委员会,校长亲任主任,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新的学校领导班子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达成了充分的共识:我校应坚持应用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的相互融合,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则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有效途径。

我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业务工作由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公共文化艺术教学部负责。该部门是2004年学校为发展艺术教育成立的专职二级机构。艺术教育的管理、艺术教育各种层次的活动开展则分别归属于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由公共艺术教育和专业艺术教育两大部分组成。公共艺术教育方面,一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文化艺术类公共选修课,二是组织、指导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包括各类展演,以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专业艺术教育方面,我校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开设有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音乐学等4个艺术类专业。教学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地方,以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稳步开展文化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二、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一)公共艺术教育

学校领导对公共艺术教育素来十分重视。自1999年以来,陆续制定并出台了《广西工学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广西工学院关于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的实施意见》、《广西工学院关于对文体特长生的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文件与政策,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目前,我校已基本构建完成从公共选修课、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讲座、宣传、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大学生艺术团、校园环境建设等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模式,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1.艺术教育课程建设方面

1999年起,学校就开始了对地方工科院校艺术教育选修课程的研究和建设。从工科院校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程的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编制、教材建设,到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构建了地方工科院校文化艺术素质教育课程模式。自2006年至今,学校先后共开设了艺术类选修课60多门,出版了《大学美育与人才》、《文学欣赏与创作》、《大学生音乐基础修养》等选修课教材3部,自编选修课教材《书法》、《合唱基础理论与训练》,自编选修课讲义《中国思想文化》、《西方交响乐赏析》、《手风琴演奏基础》《视唱与练耳》、《民歌欣赏》、《西方艺术史》《广西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等9本,出版著作《广西少数民族服饰》、《跨文化交流》、《视觉传达设计与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民族艺术文化研究》、《创意字体与编排设计》、《商业插画设计》、《裙裤装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女上装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服装结构设计与缝制工艺基础》、《大学生音乐欣赏》、《音乐欣赏》、《声乐基础教程》等13本。

2.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第一,为了提升和丰富我校师生的知识面,本年度我校邀请了著名学者、知名教授进行了多场学术讲座。

1)全国非物遗传统插花传承人张超老师到我校作了题为“中国传统插花的艺术魅力”的学术讲座

2)俄罗斯“国宝级”青年钢琴演奏家、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格林卡国立音乐学院钢琴博导弗拉季斯拉夫.卡入衡应邀来我校做《钢琴演奏与技巧》的学术讲座

3)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学院Pellegrino Squillante教授到我校作《内在的主观视角》的讲座

461日晚上,柳州国影视界动画科技技术总监——余东先生应邀给我校计通学院数媒专业的师生开展题为“VRVR应用”的讲座

5)中国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委员会(广西)主任委员、国家高级室内设计师、广西高校摄影学会副会长、柳州市美协副主席、学校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刘凯教授作《用青春的眼睛看世界——大学生摄影与关注》专题讲座

6612日上午,梦工厂策划总监仝勇先生应邀携技术总监李斌龙先生到我校为同学们进行了一场题为“走进影视”的主题讲座

767日下午,全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专题讲座走进广西科技大学,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一川在多功能报告厅作了一场以《现代名师眼中的艺术与人生》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82017518日晚1930分,由思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齐云映像工作室运营总监--李哲老师在4C201教室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师生进行了“影视行业的技术基础与发展”的主题讲座

通过这些讲座及报告,拓宽了我校师生的知识面及提升人文修养。

第二,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和学生艺术社团为主要普及平台,大力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学校每两年一届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有主持人大赛、校园人文景观设计比赛、原创文学作品竞赛、舞蹈大赛、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读书笔记、优秀影片观后记比赛等近20项活动。每届参与学生均超过上万人次。此外,普通话推广周、大学生艺术团汇报演出、专场演出、大学生社团活动月、人文素质讲座、广西交响乐团巡回演以及每年校、院两级举行的迎新生、庆国庆、迎新年、欢送毕业生文艺晚会等活动。2017年我校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使广大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文化艺术熏陶中自觉地接受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质。2017926日,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诞生2568周年,由校图书馆、党委宣传部和校社科联主办,读书协会和汉字时空社协办的纪念孔子诞辰活动在图书馆一楼心能源空间举办。此次活动以“纪念孔子诞辰,弘扬中国文化,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圣贤精神”为主题,623日,汽车与交通学院“倒数年华,相约灿烂”毕业生晚会在校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学院领导和老师对毕业生的祝福视频中,独白声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浓浓的离别愁绪,渲染着离别的淡淡忧伤,深深地触动了现场观众的心,616日,广西科技大学第十一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舞动青春”大学生舞蹈大赛在东环校区大礼堂举行。525日,图书馆一楼“心能源空间”里响起了吉他的弹唱声、乐鼓声、诗歌诵读声、欢笑声,声声入耳,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正在进行由图书馆主办、灵感吉他协会和读书协会协办的“吉他•民谣•诗歌交流趴”活动。为推进学院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第一临床医学院于49日晚在柳石校区1110报告厅举办了“展礼仪之美,扬礼仪之风”大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大赛。14日,我校2017届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王青、胡莹、韦秋培“阳光路上”音乐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精彩上演。523日, 以“责任和使命”为主题的广西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座谈会在城中区文昌会议中心召开。广西科技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6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会议围绕“责任与使命”--“全民艺术普及”的主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来自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等城市的与会代表依次发言,各与会代表对各市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了汇报,共同探讨及分享了他们在工作开展中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且对日后的全民艺术普及工作规划作了说明。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主动融入社会,积极参与地方艺术普及工作和建设。座谈会上,同学们在认真聆听与会代表的发言后,积极参与现场讨论,纷纷表达自己对于全民艺术普及工作的认识与看法。通过本次座谈会,同学们的审美水平、欣赏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与此同时,学校27个大学生社团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培训下,各类社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健康、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骨干,为塑造高雅的校园文化、促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以办好大学生艺术团为龙头,带动学校整体的文化艺术活动,创建工科院校健康、清新的校园文化氛围。广西科技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经历了16年的实践和研究,目前成为拥有管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电声乐队、模特队、声乐队、话剧队、键盘乐队等八支队伍近300余名团员的“艺术教育龙头队伍”。在学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带动下,校园里每天课余,总会听到悠扬的琴声、歌声,看到教学楼空地处一些学生们忘情地舞蹈;每到节日或周末,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都会有学校或各学院、部门组织的的艺术活动,形成了一个以主流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竞相争艳生动景观。20161230日晚,校大学生艺术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场“筑梦青春,再创辉煌”2017新年音乐会。校艺术团此次音乐会的举办,吸引了校内很大一批热爱音乐艺术的同学们,甚至是柳州市内的音乐爱好者,都闻讯而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戏曲振兴发展。2017广西“戏曲进校园”演出活动于313日下午在我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上演。广西戏剧院党委书记陈国禄、我校党委副书记覃萍等领导与学校400多名师生一同观看演出。本场戏曲走进科大校园让我校青年学生更加了解了戏曲非遗项目,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对提升青年学生的艺术涵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为更好的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传播优秀传统文化,15日晚,我校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首届校园“非遗”文化节闭幕式暨迎新晚会在大礼堂如期举行。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为晚会拉开了序幕。接着,由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林天翔宣读了《关于公布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首届校园“非遗”文化节各项比赛获奖结果的通知》,他指出“‘非遗’文化节是为了深入学生学习生活,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格意识,培养大学生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弘扬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途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布谷催春》原生态的歌唱形式技惊四座;曾在第十一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中获得优秀作品奖节目《赶歌圩》向观众展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 。

艺术教育的开展不仅使同学们获得艺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艺术审美中培养了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地方工科院校整体校园文化品位和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四,通过“校市相融”将文化活动引入校园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进一步合作,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全力参与柳州市创城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校组织青年学生在校内外开展了“校园车辆引导”和“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大力倡导文明交通行为。919日至23日,我校在校内开展的“校园车辆引导”活动,近500名志愿者活跃在校园的9个交通要道,协助学校保卫处开展校园车辆引导志愿服务,对车辆停放进行引导,劝阻车辆不文明停放行为,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630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蓝天立到我校考察调研,参观考察了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听取了学校领导关于柳东校区汽车学院建设情况和启迪数字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汇报,对学校“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表示肯定。  在参观考察和听取相关的工作汇报后,蓝天立副主席对我校“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和紧密结合地方区域优势,开展产学研等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希望学校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办学实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69日,柳州市城中区创业创新宣传活动暨首届“城中杯”大学生创业创新作品展在柳州市城中区五星步行街顺利举行。本次作品展由城中区人民政府主办,共青团广西科技大学团委协办。本次作品展精选了参赛的30件学生创业创新优秀作品和我校各学院创业创新工作展示,充分反映了我校创业创新教育与实践成果。此次作品展吸引诸多市民们纷纷前来观看。同学们热心向大家介绍作品的功能,作品智能家居系统,发明人从它的组成功能,使用方法向路人进行介绍;还有硬币分类机、3D打印机、智能循迹小车,网络商品自动展示货架,多功能快递装卸车等,现场气氛活跃

517日,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艺术设计系2017届毕业作品展开幕式在柳州工业博物馆五号展厅隆重举行。此次毕业作品展得到柳州美术家协会、柳州市工业博物馆、苏州米饭创意文化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体现了校市相融、校企精诚合作的成效,再创艺术设计毕业作品展新高度,同时为毕业生搭建了良好的就业平台。

20161217日,我校2017届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暨达利盛杯奖学金签约仪式在万达广场成功举行。东莞达利盛服饰有限公司人事部经理钟以权,我校党校办、学生处、团委、后勤处、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单位领导、艺术与文化传播学全体领导及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成员以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河池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钦州市浦北县第一职校、玉林市第一职校、梧州市第一职校、北流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柳州市二职校等院校师生、柳州针织行业协会、柳州红裳有限公司等社会各届人士出席并观看了展演。展演搭台,就业唱戏。 此次服装专业毕业作品展演,弘扬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意识,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向全校师生展示了艺术学院服装专业的特色及艺术气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服装的美、服装的艺术

921日,由我校校团委和柳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联合举办的第十一期共青团“青思享”主题沙龙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柳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冯梅、柳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罗晓、柳州快速制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牛龙涛、我校校团委副书记韦齐齐、三维工匠杯3D打印创新创意智造大赛组委会成员和来自机械、艺术、土建、汽车等学院的专业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约两百人参加活动。柳州快速制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牛龙涛给大家讲述了3D打印发展史,用数据分析展示了3D打印技术相对于传统机械制造的核心优势,分析了如何通过逆向工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3D打印能使制造成本降低20%以上,时间缩短40%以上,还可以制作独特的外部造型等。3D打印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在生物医学、汽车、国防等很多方面都可以使用3D技术,3D打印能促成第三次工业革命。柳州作为汽车工业城市,3D打印必将大有作为

(二)专业艺术教育

广西科技大学努力探索以工科为主体的多科性大学艺术类专业的办学培养模式,坚持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个性、创新意识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坚持弘扬学校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立足地方,立足社会需要、立足于多学科、综合性、交叉性、互补性的学科建设特点与优势,不断探索多科性大学艺术教育的本质性规律,走艺术性与科学性、艺术性与工程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实现培养创新型高素质艺术人才的目标要求。

1.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我校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艺术类招生专业有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含动画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分歌舞表演和音乐制作方向)4个专业。目前在校学生数达1100多人。

我校各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适应地方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各专业连续多年调研市场,不断修正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自2010年以来各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据各自特性,在区内外建立了多个专业实习实践基地。音乐学、视觉传达、环艺设计、服装等专业分别与柳州市电视台、柳州文化艺术中心、广西五建、南京天上龙服饰、柳州沪柳服装厂、柳州针织行业协会等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协议。同时,各艺术专业也在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专业特性、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了教学实习、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了解,增进学校与企事业之间的合作。

相关领导多次深入企业了解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学生的实习以及就业形势等情况,并邀请各企业来我校选拔优秀学生到企业挂职实习。实习基地也成为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2017届毕业生30%以上是通过在实习基地实习而直接实现就业的。各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此外,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加强了师生展演制度建设,以强化艺术实践。2016-2017学年度,69日,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在图书馆展览大厅成功举办了2017届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由我校和柳州城中万达广场共同主办的我校2017届服装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展暨达利盛杯奖学金签约仪式在万达广场成功举行828号,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广西艺术学院承办的广西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广西艺术学院隆重开幕。我校在本次展演活动中收获颇丰,其中艺术表演类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创作奖”1项;艺术科研论文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艺术工作坊获“三等奖”2项;书画摄影设计类作品获“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共计17827日至30日,第五届广西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下简称“大艺展”)在广西艺术学院举行。我校代表——珠绣技艺工作坊以独特的构思,精湛的表现手法,与众不同的设计风格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十二强,荣获现场展示的机会。此次代表我校参加大艺展的珠绣技艺工作坊由广西科技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学生于2015年创立。工作坊自创立之初,就一直秉承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传统珠绣技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活动。工作坊自创立至今已有两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工作坊参加了2016“华人”时装设计大赛、首届全国大学生立体裁剪服装创意设计大赛、第十一届“迪尚”中国时装设计大赛、广西科技大学第七届科技节、首届校园非遗文化艺术节等众多国内赛事,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713日,飞旋·遐想—2017广西科技大学音乐学专业毕业钢琴音乐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精彩上演。展演均得到了到场参观的校领导及柳州市各界的充分肯定及好评,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这些展出充分展示了我校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成果,同时丰富了校园艺术文化生活,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2.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

学校专业艺术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专业建设工作,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加快实验室建设,改善专业基础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稳定教学秩序,严把教学质量关为根本,认真完成好教学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合理的监控机制,坚持定期听课制度,坚持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即学校督导、学院检查和学生评教),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控。在教学上建立一整套规范化教学制度,做到每个环节上都有章可循,且操作性强。注重专业教学计划、学习目的、基本教学内容、进度、教材的具体实施。加强文件管理,建立专业资料档案库,做到名目清晰、材料整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建立高效快捷的教学管理系统。

在学科发展规划和教务处教学质量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学校各艺术专业在本学期根据各专业的不同教学特点及特殊性,制定了包括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实践教学、专业采风、理论课、技能课、考试、考察等的制度和规范,要求各教研室根据自己专业的教学特点及特殊性进行认真讨论分析,制定出了符合各专业教学特点的规章制度,并经相关学院教学委员会审核通过后进行实施。有了这些规范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有章可循,有规可守,从而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工作的管理,同时也保证了教学质量。另外,各艺术专业教学管理制度健全,从教学的各环节对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及监控,还通过落实系青年教师赛教课制度、对青年教师的“老带新”制度来狠抓教学质量。此外,积极组织我艺术专业青年教师参加2017年的优秀主讲教师评选活动,通过该活动,不断提高、完善综合教学水平。

3.教改与教学获奖情况

艺术类专业的科研本着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积极为教学服务。艺术类专业教师以探索课堂教学规律为目标,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多学科优势,加强学科交流,进行文理渗透,拓宽教改视野,取得明显效果。

为培养学生创作能力与实践能力。本年度,艺术专业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积极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类大赛并取得了良好的赛绩。在由教育部、文化部、广西文化厅、广西教育厅等单位举办的各级、各类赛事中,共获得50余项大奖。艺术专业教师参加各级论文比赛、作品参展获奖也不甚枚举:

1)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荣获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丝路文化贡献奖

2)全区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喜获佳绩,我校在本次展演活动中收获颇丰,其中艺术表演类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创作奖”1项;艺术科研论文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艺术工作坊获“三等奖”2项;书画摄影设计类作品获“一等奖”3项,二、三等奖共计17项。此外我校金钱伟博士的论文《戏剧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立德树人的耦合探析》获得参加现场科研论文报告会;由刘红晓、陈丽、曹黄老师指导的珠绣技艺、广西民间蜡染艺术实践工作坊也在全区32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现场展示资格

3)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孙才同学在菩提源“公益爱心杯”中华诗词大赛中获优秀奖

4)全国钢琴大赛广西赛区预选赛宁文燕教授指导的我校四名学生摘取业余组(非钢琴演奏专业)“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头衔,成为本次大赛的亮点;余韵辞同学凭借完整流畅地演奏德彪西《博士练习曲》和肖邦《辉煌的大圆舞曲》获得钢琴业余组(非钢琴演奏专业)独奏组“一等奖”、王眉、张剑锋、韦东晴同学荣获“二等奖”;王芳同学获“三等奖”、陈雨获“优秀奖”。我校青年钢琴教师杨明莉参加教师组的比赛,她以精湛的演奏技术和较为完美的舞台表现将巴赫《十二平均律升 C 大调前奏与赋格BWV848》及中国名曲《夕阳箫鼓》演绎得淋漓尽致,获得高校组教师钢琴独奏总分“第三名”(二等奖)的好成绩。除独奏组,我校余韵辞、张剑峰同学凭借默契的配合及对作品出色的诠释以及完美的舞台表现获四手联弹、双钢琴组“三等奖”;王眉和陈雨同学凭借新颖的演奏模式,获得“优秀奖”。

5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我校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八位同学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D)中取得佳绩:环设152班张慧佳获一等奖;服设152班王志鹏、环设163班赵倩倩、环设152班姚瑶获二等奖。

(责任编辑:艺术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广西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 访问量: 1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