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

作者:潘腾腾 时间:2024-11-25 点击数:

我校2024届普通本专科毕业生687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5544人,专科毕业生1334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4.65%,其中,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3.62%,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91%。基于8月31日就业数据分析,毕业流向大部分集中在两广地区,具体数据详见下表:

就业地区分布

本科毕业生

专科毕业生

合计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人数

占比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9

47.23%

875

88.83%

2854

55.15%

广东省

1297

30.95%

83

8.43%

1380

26.67%

浙江省

102

2.43%

5

0.51%

107

2.07%

江苏省

95

2.27%

0

0.00%

95

1.84%

湖北省

68

1.62%

0

0.00%

68

1.31%

上海市

57

1.36%

1

0.10%

58

1.12%

北京市

55

1.31%

0

0.00%

55

1.06%

四川省

51

1.22%

4

0.41%

55

1.06%

福建省

50

1.19%

0

0.00%

50

0.97%

湖南省

45

1.07%

3

0.30%

48

0.93%

天津市

44

1.05%

0

0.00%

44

0.85%

海南省

27

0.64%

10

1.02%

37

0.71%

陕西省

34

0.81%

0

0.00%

34

0.6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3

0.79%

0

0.00%

33

0.64%

河南省

31

0.74%

0

0.00%

31

0.60%

江西省

26

0.62%

1

0.10%

27

0.52%

山东省

25

0.60%

1

0.10%

26

0.50%

云南省

23

0.55%

0

0.00%

23

0.44%

河北省

21

0.50%

1

0.10%

22

0.43%

安徽省

21

0.50%

0

0.00%

21

0.41%

内蒙古自治区

16

0.38%

0

0.00%

16

0.31%

贵州省

15

0.36%

1

0.10%

16

0.31%

重庆市

15

0.36%

0

0.00%

15

0.29%

山西省

12

0.29%

0

0.00%

12

0.23%

辽宁省

10

0.24%

0

0.00%

10

0.19%

其他

9

0.21%

0

0.00%

9

0.17%

青海省

7

0.17%

0

0.00%

7

0.14%

宁夏回族自治区

6

0.14%

0

0.00%

6

0.12%

吉林省

5

0.12%

0

0.00%

5

0.10%

西藏自治区

5

0.12%

0

0.00%

5

0.10%

甘肃省

5

0.12%

0

0.00%

5

0.10%

黑龙江省

4

0.10%

0

0.00%

4

0.08%

在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方面,我校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书记校长亲自抓。学校认真落实“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把就业工作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学校召开10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定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考核办法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方案、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方案、“百日冲刺”促就业专项行动方案等3个工作方案,统筹推进就业工作。学校书记校长、校院领导班子带队,走访各地市(区)政府、教育部门、人社部门、产业园区、新兴行业企业,学院学科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学生导师广泛参与,深入开展访企拓岗,签订政校企合作协议,促进政校企合作走深走实,成效良好。近2300多家用人单位受邀来校来函招聘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8万多个。

二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分管领导重点抓。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就业工作,在就业工作各个时期亲自协调、督查指导、狠抓落实,校院领导靠前指挥,辅导员、班主任、论文指导教师分工负责,各院系和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在学校层面,组织召开了4次全校就业工作推进会和就业创业总结表彰会,每月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例会和学工例会研究部署和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层面,各学院每月召开至少3次班子会议,研判就业工作形势、分析困难和问题,提出针对性促就业措施。

三是建立有效激励措施,学院领导统筹抓。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考核办法,明确工作目标、激励举措,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二级院系、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压紧压实责任。各学院成立就业工作小组,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层层压实责任,具体统筹推进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四是加强联动统筹协调,职能部门拓展抓。落实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制定《广西科技大学普通本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广西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实施办法》,结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就业状况,及时调整8个专业招生人数,对12个市场认可度低、就业难的专业实行停招。学校组织部、宣传部、教务处等相关单位,围绕就业宣传、项目组织、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协同发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五是发挥学业指导优势,专任教师参与抓。充分发挥导师导学功能,加强课程和毕业设计过程指导和有效监控。全体毕业设计导师深入开展思想指导、简历修改、岗位推荐等多种形式的就业帮扶,为毕业生提供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就业指导。切实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推进专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助力毕业生求职就业。

六是落实业务部门职责,学工系统具体抓。一抓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就业工作人员,负责制定就业工作计划和政策,有效协调和组织学校就业工作的实施;二抓就业指导。第一、二、三课堂相结合,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校院领导班子带头做就业观报告60多场;“一对一”提供个性化职业发展与就业(心理)辅导;深入开展就业育人系列活动100多场,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求职就业。三抓市场开拓。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推进政校企产学研合作,推荐毕业生,挖掘就业资源。四抓校园招聘。深化“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举办各类招聘活动200多场,来校来函招聘毕业生的用人单位近2300家。五抓精准帮扶。“一人一档”建立帮扶台账,落实包干责任制和“33工作制”,做好谈心谈话和岗位推荐。用足用好资助帮扶政策,为2024届毕业生申请各类求职就业补助超479万元。

版权所有 :广西科技大学 
技术支持:网络与信息中心 访问量: 10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