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中国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农村地区的民俗文化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9月27日下午,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高静副教授题为“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民俗传承——以广西傩文化的现场调研为例”的学术讲座在文昌校区4A102顺利举行。

高静老师首先从“三农”问题、城乡二元制以及农民工三个方面展现了农村空心化的原因,并介绍了广西傩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接着她通过自己现场调研走访获取的丰富案例和图片资料,展示了傩文化在广西地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并着重讲述了傩文化在当地的传承情况。高老师指出,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民俗文化仍有其独特的传承方式和生存空间;尽管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前往城市工作,但仍有一部分人致力于傩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此外高老师认为传统民俗文化对农村社区起到一定的凝聚作用。
最后,高老师与现场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同学们就如何看待农村空心化一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认为青年人才回流是未来农村发展的趋势,大家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持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