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学子风采||胡丽霞:热衷公益,不负青春

作者:全媒体中心

时间: 2019-06-13

点击:

胡丽霞,启迪数字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热心公益事业。大学以来,她多次参与学校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曾获2017—2018年度“五星级志愿者” “优秀青年志愿者”、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启迪数字学院2018年公益人物等多个奖项。

在胡丽霞所参与过的所有公益活动中,她与献血的志愿活动颇有渊源。她第一次献血是在高考结束后,但由于当时年龄不够而被护士拒绝了;第二次献血又因为自己太瘦再次被拒绝。尽管身体状况并不允许,但献血却成为了胡丽霞的一个小心愿,即使是被护士拒绝了数次,都不曾浇灭她对献血的热情。

终于,她在上大学第一年时献血成功了。“当广西血液中心的反馈讯息发送到手机那一刻,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而在胡丽霞第三次献血成功后,广西血液中心传来她献的血成功地挽救了一条生命的消息,她雀跃不已。“当短信上说,我献的血救活了一位病人,那一刻我真的很开心,这条短信也让我更坚定了要献血助人。”这一次的经历让她深刻地意识到也许自己所做的事情在自己眼里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却对别人有着很大的帮助。这更加坚定了她要将公益进行到底的决心。

胡丽霞一直都坚持着“帮助更多人”的公益初心。因为自身身体不太好,她的家人和身边的朋友都认为她不应该去献血,但是她并没有因为周围人的劝阻而改变、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也许有的人献血是为了那5个志愿者小时数,然而胡丽霞大一第一次献血时却并不愿意兑换。“献血是因为我自己想做公益,兑换志愿者小时数会让我感觉这事变得有功利性,不够纯粹。”在别人看来,这是一种很傻的行为,身边的朋友一直劝说她,说兑换志愿者小时数跟做公益并不冲突,在朋友的多次劝说下,她才兑换了志愿者小时。

胡丽霞认为,做好自己的事也算是一种公益,“因为做好了自己的事情,就代表不用去麻烦别人”。她说,在大学里的课余时间还是非常充足的,所以做公益和学习对自己来说并不冲突。如果接了公益活动的话,就一定要协调好自己的时间,量力而行。如果接了公益活动,而后来自己却没有去做,就会让别人为难,影响整个活动的开展,无形中也对志愿者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论志愿者活动大小,胡丽霞都有做过,小到打扫教室、修电脑,大到穿越柳州、拾荒慢跑。她说“公益是不分大小的。就比如献血,给别人带来了生的希望,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打扫卫生,能给别人带来一个舒适的环境,也很有意义。“只要是公益活动都是有意义的,没有大小之分。”

在胡丽霞的影响下,越来越多身边的人热心于公益,这对胡丽霞来说,感到欣慰之余,能和朋友一起做公益也使自己快乐倍增。“因为做公益本身就是一件开心的事,能够和朋友一起做公益活动会觉得自己的快乐能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也会收获到双倍的快乐。”

生活中,胡丽霞也总是乐于助人,时刻充满着正能量。她如此充满爱心是受她父亲的影响。在胡丽霞的印象中,自从她记事起,父亲就不曾打死过任何一只不小心爬到屋子里的小虫子,只是轻轻地用簸箕、纸张将它们弄到屋外放生。尊重世界上的每一条生命、每一个生灵,这便是父亲从小就教会她的道理。胡丽霞说:“人要学会善良,感恩帮助过自己的人,也要更努力地去帮助别人。”所以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当自己也有能力回报社会时,胡丽霞便开始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奉献社会。

她说,对于一件事,想做就要放手去做,如果想做最后却没有去做,最终就会给自己留下遗憾。而公益对她来说就是她目前最想做的事。将来投身于社会当中,她还会坚持做公益,“做公益其实就是不负青春,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