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十一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时事政治案例分析大赛成功举办
作者:文/梁璐璐 编辑: 时间:2017-11-09 点击数:


为引导广大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关注时事政治热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10月29日上午,我校第十一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时事政治案例分析大赛在图书馆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大赛以“以案析理”为主题,由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全校共16个学院的代表队参加此次比赛。此次大赛的评委有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海霞,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郑明怀,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覃雪梅,校团委副书记朱广生,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祝新。
比赛代表队分别围绕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五四“青春寄语”(2017年)、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一带一路”倡议、全面从严治党、上海合作组织、全面依法治国、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七七事变及南京大屠杀同胞遇难80周年等时事政治热点,以PPT作为演示工具,结合小品、演讲、现场访谈、朗诵等形式,针对当前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所抽选到的时事政治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经过精彩的角逐,评委们从PPT演示、案例观点分析深度、队员表现、现场答辩等四个方面对各个参赛队伍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来自管理学院的“大管院”队获得比赛一等奖,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的“建设者”队和财经学院的“梦之队”的两个队伍荣获二等奖,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卓越1+7”队、电气学院的“时事先锋队”以及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的“一锅鸡汤”队的三个队伍荣获三等奖。
最后,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宋海霞代表评委团对各参赛队伍进行了详细点评。她对本次大赛的举办效果和参赛队伍的表现作出了较高评价,她表示希望通过多开展此类比赛,引导同学们关注时事,积极思考。同时,她建议同学们在分析案例前要充分了解案例的背景;分析时要找准切入点,避免空谈无针对性;要注意形式的选用,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对案例的分析逻辑要清晰;现场展示要具有感染力。
我校第十一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时事政治案例分析大赛在观众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下一步,主办单位将结合微信、网站等平台,将此次大赛中各参赛队伍对时事政治的分析内容展示出来,引导全校学生积极关注时事政治,做一个会学习、会思考的当代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