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经济与管理学院前身是1985年创建的管理工程系。学院横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等3个一级学科。企业管理和产业经济学2个二级学科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2006年获批培养硕士研究生资格,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工业工程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资产评估和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学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600多名。学院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10人,1/2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现有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导师130余人。近年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广西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900余万元。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在CSSCI来源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教育部、自治区采纳或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的成果近30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近20项。

二、学院研究条件
●教学实验室
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下设信息管理、工业工程、工商管理、金融、财务管理等专业实验室、综合实训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
●自治区级科研平台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新型工业化研究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
柳州市工程技术中心、柳州市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柳州市气候投融资政策研究中心。
●合作单位
行业协会如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北京资产评估协会、广西资产评估协会等;大型国企如北投口岸集团、柳钢物流、桂中海迅等;多家国内各大银行如中国农行、建行、交通银行、柳州银行、桂林银行等;国内排名前列的资产评估机构如北方亚事、北京国融兴华、中水致远、上海立信、北京坤元至诚、广西天华等。

学院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联合举行“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学院与柳州市委统战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商联联合举行“柳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学院与柳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举行“柳州市气候投融资政策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表1 研究生培养基地共建名录
序号 |
基地名称 |
合作单位 |
设立时间 |
1 |
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 |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 |
2025 |
2 |
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基地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北京资产评估协会 |
2025 |
3 |
产学研一体化研究基地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广西资产评估协会 |
2020 |
4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广西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2020 |
5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
2024 |
6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北方亚事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
2024 |
7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国融兴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
2024 |
8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坤元至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
2024 |
9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
2024 |
10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中通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
2020 |
11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广西万益(柳州)律师事务所 |
2020 |
12 |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2021 |
13 |
广西注册税务师协会培养基地 |
广西注册税务师协会 |
2022 |
14 |
民进广西区委会资政建言合作基地 |
民进广西区委会 |
2022 |
三、培养学制与方向
●培养学制
管理科学与工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标准学制为3年。
工业工程: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标准学制为3年。
资产评估: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标准学制为3年。
国际商务: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标准学制为3年。
●培养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向:
(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二)管理决策与优化
(三)技术创新与管理
(四)数据科学与智能管理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方向:
(一)制造系统工程
(二)服务系统设计
(三)物流系统优化
资产评估专业培养方向:
(一)企业价值评估
(二)金融资产评估
(三)无形资产评估
(四)房地产评估
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向:
(一)国际产业合作与投融资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管理
(三)跨境电商与国际供应链管理
四、招生专业和考试科目及报考信息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广西科技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初试考试大纲
https://www.gxust.edu.cn/yjs/info/1254/5604.htm
五、资助体系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印发的《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学校制定了《广西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方案》,我院研究生按照规定正常享受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助研津贴。



(研究生奖助学金标准执行学校当年公布的标准)
六、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院研究生发表核心期刊等级以上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省级、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40余项,研究生获得研究经费20余万。获得研究生系列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资产评估业务案例大赛、知识竞赛等多项国家级奖项。



七、研究生毕业就业去向
近5年来,大多数毕业研究生直接就业,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均在90%以上,升学率不断提高。
(一)选择升学的毕业生考取全国重点高校博士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主要升学高校: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二)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大多数进入到银行、政府部门、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单位就职。
八、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联系人:翁老师 0772-2687568
学院官网:
https://www.gxust.edu.cn/jgxy/index.jsp
更多报考信息请登录广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https://www.gxust.edu.cn/yj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