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自动化学院是学校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和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主动对接广西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学校“校市相融,校企合作”办学特色,重点打造的具有鲜明行业背景特色的学院。
学院前身是1985年广西工学院最早成立的机电工程系,历经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与电气工程系、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气电子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22年6月正式成立自动化学院。
学院拥有一支能够满足特色人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9人,博士2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14人,其中本科生1493人、研究生321人。现有实验室面积46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800多万元,拥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低空无人飞行器关键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广西交通行业物流无人飞行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高校工业过程智能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柳州市机器视觉重点实验室”、“柳州市智能感知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学院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建有9个科研团队:智能感知与控制科研团队、智能网联协同控制与应用科研团队、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科研团队、智能系统与控制科研团队、光电信号检测与智能处理科研团队、新能源汽车能量管理与控制科研团队、新型电力能源系统与电能变换科研团队、智能农业装备科研团队、类脑计算与机器视觉科研团队。
学院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四所、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南方电网、大连锂工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公司签署了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先后承办了广西2019年“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教学研讨会、2020年IEEE第九届数据驱动控制与学习系统会议(DDCLS’20)、2022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学院多次承办2023和2024年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大赛第二赛道机器狗极速物流比赛、2023及2024年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校内选拔赛、2024年“粤嵌杯”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近三年,学院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数学建模、机器人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40余项,自治区级奖项200余项,国际级三等奖5项。近年来,学院连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等纵向项目30余项、其他纵向40余项、横向项目70余项,发表SCI、EI、中文核心等高水平论文23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70余项,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
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及电子信息-控制工程(085406)、机械-机器人工程、(085510)、能源动力-电气工程(085801)、能源动力-储能技术(085808)四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学校博士点建设支撑学科。
学院目前设有5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二、专业介绍
(一)本科专业介绍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依托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广西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深耕南方电网,深度融入广西电力行业,辐射大湾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电能变换、电气控制、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与应用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后能够从事新能源电力产品开发、电力系统分析与运行维护、电气设备生产制造及工程管理等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学、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电子设计创新实践、电气工程EDA、CAD与实践、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电气工程专业综合设计与实践、电力行业认知与实践。
2.自动化
国家级特色专业、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自治区首批优质专业、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依托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自治区级教学科研平台,服务广西,辐射大湾区和东盟,面向微处理器控制系统和可编程逻辑控制系统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解决自动化控制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后能够在自动化系统等相关领域从事运行、管理、维护、工程设计、技术研发等工作。
主修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电气控制及PLC、电力拖动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自动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组态软件、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机器视觉与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概论、自动化工程项目管理、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控制原理课程设计、自动化柔性控制生产线实训、自动化专业综合设计与实践。
3.测控技术与仪器
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自治区优质专业。依托广西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柳州市机器视觉重点实验室等市级、自治区级平台,服务广西,辐射大湾区和东盟,面向智能测量与感知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解决工业测控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后能够在相关领域从事测控产品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工程应用、智能制造、运行维护等工作。
主修课程:工程制图、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电子测量、电机及拖动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检测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网络测控技术、过程控制技术、单片机C语言及应用、机器视觉、虚拟仪器、可编程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4.机器人工程
广西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依托广西移动机器人机构与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柳州市服务机器人重点实验室等自治区级、市级平台,服务广西,辐射大湾区和东盟,面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求,培养解决机器人系统集成与编程、机器人感知与控制等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后能够从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系统应用研究、工程设计与分析等工作。
主修课程: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及拖动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程力学及机械设计基础、机器人学、液压与气动技术、计算机三维绘图与建模、机器人虚拟仿真、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智能控制概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机器人电气控制及PLC、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ROS)、语音信号处理、机器人驱动与运动控制、机器视觉与数字图像处理、机器人感知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智能机器人系统设计、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5.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培养热爱祖国、品德高尚、崇尚科学、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较强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在轨道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自动检测与系统设计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应用和运营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修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通信原理、铁路信号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MATLAB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自动检测技术、车站与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铁路调度指挥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轨道交通通信技术、铁路信号与电磁兼容技术、轨道交通信号工程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及PL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训、电工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实训、信号与控制专业综合实践、铁路信号综合创新设计。
(二)硕士专业介绍
1.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学科为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支撑学科,获广西重点学科、广西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有两个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科紧密结合广西汽车和机械产业需求,联合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国有大型企业,在智能控制算法、智能检测技术及其应用、机器视觉系统及图像处理技术、自动化装置的设计研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较好成果,对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智力作用,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主修课程:矩阵理论、随机过程、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与状态估计、系统工程理论及方法、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智能检测技术、DSP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电子系统制作、现代信号处理、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人工智能、学习控制、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综合自动化系统、汽车电子与车载网络、现代电源控制技术、仪表智能化技术。
2.机器人工程
根据地方特色行业发展需要,在开展相关控制工程项目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在控制工程领域中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工作,成为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专业在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过程控制技术与应用、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方向开展研究。目前学院在本专业与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公司、柳州市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柳州源创电喷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柳州)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校、院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四个,为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撑。
主修课程:矩阵理论、线性系统理论、数值计算方法、最优控制与状态估计、智能控制理论及应用、机器人操作系统与编程、机器人机构学、DSP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机器人控制技术、智能检测技术、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现代数控技术、电子系统制作、ANSYS有限元分析、机器视觉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

第十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

“兆易创新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广西赛区选拔赛现场总决赛

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赛区)

第二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第五届广西大学生人工智能设计大赛

第十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西赛区自治区级一等奖
三、各专业毕业生人数表
毕业生 |
专业名称 |
毕业生数/人 |
备注 |
本科毕业生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15 |
一本招生专业 |
自动化 |
83 |
自治区级一流专业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5 |
自治区级一流专业 |
机器人工程 |
74 |
中国科教评价网金苹果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行榜排名15五星级专业、一本招生专业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83 |
|
合计 |
420 |
|
硕士毕业生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3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机器人工程 |
102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
合计 |
145 |
|
学院总计 |
565 |
|
四、就业工作联系方式
何老师,办公电话:0772-2685261
葵老师,办公电话:0772-3910593,手机号码:18277212688
联系地址:广西柳州市鱼峰区官塘大道19号广西科技大学柳东校区H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