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科技大学校友之家>> 首页 > 母校新闻 > 正文

母校新闻

 

喜迎十九大 青春建新功 ——我校2017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忻城行纪实-广西科技大学

作者:[db:作者] 单位: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7-11-28 00:00 浏览: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与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校组织130余名师生于7月9日至15日,深入忻城县红渡镇各村屯开展“深化品牌,助力‘十三五’;精准扶贫,助力扶贫攻坚;增强‘四信’,喜迎十九大”三个大项目、十三个小项目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挽救生命,减轻伤害”村屯应急救护知识培训项目、思政课教师+大学生骨干“三听三讲”宣讲项目、“教育扶贫”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培训、“公益扶贫”特殊群体帮扶项目、“医疗扶贫”医疗义诊项目、“科技扶贫”免费电器维修项目、“美化乡村”环境艺术涂鸦项目等,引导青年师生坚持学以致用、深入群众、深入农村,不仅在实践中掌握真才实学,更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下基层,近群众,倾听基层心声

    深入乡村进行问卷调查

    7月9日到12日,我校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政课教师+大学生骨干“三听三讲”宣讲团到忻城县红渡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期间,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发钦带领的由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骨干组成的宣讲团,在忻城县红渡镇党政综合办、扶贫办、综治办、村镇建设管理办、社保中心、龙塘村、马蹄村、六蝶村及街市等地调研,开展以倾听农民、“第一书记”、基层政府人员心声,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讲“两学一做”专题党课、讲扶贫攻坚脱贫政策为内容的“三听三讲”社会实践项目。“三听三讲”社会实践服务项目在提高基层群众对“两学一做”和扶贫政策认识的同时,更帮助了思政课教师了解社情民意,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提升教学水平,培养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留守儿童教育培训

    夏令营汇报演出

    “你们的夏令营活动又多又好玩,我儿子天天催着我早点送他来,回家后他还跟我说要像哥哥姐姐一样去大城市读大学,走出大山。”送小朋友参加夏令营的王叔叔对着广西科技大学教育帮扶队志愿者说道。我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教育帮扶服务队选拔在书法、绘画、舞蹈、声乐、英语等方面具有特长的大学生志愿者,连续第七年来到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洪渡镇红渡中心小学开展夏令营。夏令营招收红渡镇各村屯146名5-12岁的儿童,开设舞蹈、绘画、书法、英语、唱歌五个兴趣班。志愿者们引导留守儿童树立远大的理想,用理想的力量促使留守儿童们奋发学习、开拓眼界,用理想的力量点亮孩子们的天空。

    关爱特殊群体,共享公益阳光,特殊群体帮扶

    校团委书记陈克文与红渡镇党委书记罗健康慰问贫困户

    7月9日起,我校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扶贫”特殊群体帮扶项目师生、第二附属医院医生与当地村干部一起,深入忻城县红渡镇,进入敬老院、五保户、困难群众、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家庭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和免费义诊医疗服务。每到达一户贫困户,他们皆与困难群众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困难情况,同时叮嘱他们保重身体,让他们要增强信心,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下,生活会一天天的好起来。截止7月13日,“公益扶贫”特殊群体帮扶项目深入红渡镇马蹄村、三合村、龙塘村等10余户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5000元,受到当地政府、群众的高度赞誉。

    预防因病致贫,医疗助力攻坚,开展免费医疗义诊

    为敬老院老人体检

    我校社会实践医疗义诊项目已经在忻城县红渡镇连续开展了7年,组织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走进红渡各村屯,为群众提供医疗康复指导、疾病预防意识宣传,提高群众对“治未病”和残疾早期预防的重视。我校还组织医学院和第二附属医院的业务骨干,携带心电图、血压仪等设备,下到忻城县红渡镇各村屯、敬老院进行卫生健康普查、急救预防宣传,与乡村医生座谈,为村民免费提供健康检查、诊断、治疗、咨询等医疗服务活动,切实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挽救生命,减轻伤害,提高农村群众应急救护技能

    村民亲自体验应急救护技能操作

    为帮助更多群众了解应急救护知识,应急救护队深入红渡镇各村屯为当地群众进行项目培训,对急救的重要性、基础知识、心肺复苏技术及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置方法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在现场对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等基本技能进行了模拟演示。同时应急救护队采取与当地群众互动的形式,让村民有机会亲自体验应急救护技能操作,初步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技能步骤。在为期7天的服务中,应急救护队已顺利完成马蹄村、龙塘村、三合村、红渡社区等地的应急救护培训项目,为当地1200多名村民普及了应急救护知识。

    美丽红渡 ,美化乡村,展现魅力红渡

    马蹄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绘

    为支持忻城县红渡镇“美丽红渡,美化乡村”建设及扶贫工作,我校组织了有涂鸦、绘画特长的大学生为红渡镇镇政府大院(100平方米)、六蝶村(200平方米)、六纳村(40平方米)、马蹄村(560平方米)、雷洞村(75平方米)等特定区域作艺术创作和个性规划。自7月10日起,经过初步的尺寸测量,涂鸦队对墙体制定了合适的作品方案。由于连续的降雨,任务异常繁重,涂鸦队成员为了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帮助村屯完成绘制,住在村里,放弃休息时间连续工作。在涂鸦队全体队员6天的努力与付出下,完成艺术创作规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正能量”、“壮乡文化”的内容以墙绘方式展现在红渡群众面前。“美化乡村”环境艺术涂鸦项目尽情展现了脱贫攻坚、美丽红渡的乡村魅力及文化底蕴,为红渡扶贫及新农村建设增添独特元素。

    科技扶贫,回报社会,免费电器维修

    电器维修队队员维修村民送来的电器

    在此次实践当中,维修队为帮助更多有需求的村民,到镇上街道、市集以及附近村屯等地张贴横幅海报和发放传单,大力宣传免费义务维修工作。在维修队的奔走和努力下,共接收到来自村民的150多件损坏电器。由于实践时间较短,维修任务繁重,维修队各队员放弃中午和晚上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村民维修电器。截至实践时间结束,成功为当地群众义务修好120多件电器。下乡七年来,维修队秉承“学以致用,回报社会”的服务理念,发挥万用表的“万用”精神,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专业优势,义务为忻城县红渡各村屯老百姓提供免费电视机、电磁炉、电饭锅、微波炉、电吹风、电风扇等家电维修服务,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义务帮助村民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并以良好的维修技术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喜爱和支持。

    尽心尽力,默默无闻,完备后勤保障工作

    确保三餐按时保质供应

    我校暑期社会实践一直以来都遵循“三自原则”,即用品自带、费用自付、食宿自理的原则,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2017年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忻城服务团的全部项目已经圆满完成,回顾社会实践活动全程不难发现,一直在服务团背后默默工作的后勤服务队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师生提供食、住、行,营造了卫生、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为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完备的后勤保障,助力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据悉,今年是我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在忻城县红渡镇开展的第七个年头,七年如一日,我校师生在助力忻城县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进程中贡献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