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西科技大学校友之家>> 首页 > 母校新闻 > 正文

母校新闻

 

撸起袖子加油干 脱贫致富会有时 ——记驻融安县泗顶镇三坡村“第一书记”梁祺星-广西科技大学

作者:[db:作者] 单位: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7-05-19 00:00 浏览:

    进屯宣传政策

    向柳州市扶贫办汇报党建扶贫工作

    参观学习构树种养一体化项目

    整理扶贫材料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梁祺星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学校派驻融安县泗顶镇三坡村“第一书记”,他一步一个脚印,为三坡村的脱贫攻坚洒下奋斗的汗水,实现了自己“为乡亲干点事实”的愿望。


    高校教师的乡村情怀


      梁祺星出生于广西贺州市大山深处的一户普通家庭。离开家乡来到柳州上大学已有10多年,但是家乡农村的风景一直令他魂牵梦萦。老家的水稻、麦子、玉米以及农家院落的各种农用器具对他并不陌生。他甚至还很眷恋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村头的老杨树、院里的压水井都会让他细细地品味好长时间。
      虽然身在高校,梁祺星一直心系农村,总想着有朝一日为乡亲干点事实。机缘巧合,驻村“第一书记”为他提供了机会。 2015年7月,学校组织开展驻村“第一书记”选拔工作。经了解, “第一书记”需要脱岗驻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许多优秀教师因为家庭原因放弃了报名。梁祺星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毅然报名参加驻村“第一书记”选拔。当时,梁祺星是两个小孩的父亲,大宝1岁半,小宝才1个月。他作这个决定,起初在与家人商量时,受到更多的是不理解,后来经过多次耐心的沟通、解释,最终,家人还是全体同意并全力支持他奔赴扶贫攻坚一线。


    贫困村里来了“第一书记”


      2015年10月,梁祺星被安排到融安县泗顶镇三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三坡村地处大山深处的融安县泗顶镇西部,总人口2287人,2015年识别贫困户179户582人,多年来主要以“西种葡萄东要果,南种甘蔗北造林”的思路发展产业,村集体经济极为薄弱。
      梁祺星到三坡村报到后,引来不少村民的“围观”,他们都想知道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是啥模样。这其中,有赞叹肯定的,也有怀疑不信任的。但他没有时间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他相信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只要是为了群众,得到群众的接受和认可是迟早的事。
      2015年12月,村里两户人家为了争屋前屋后巴掌大的土地,闹到村委会,村委的调解没有成功。在随后的几天里,梁祺星积极配合乡镇收集证据,上门做思想工作,还给两户人家耐心讲安庆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在他的劝说下,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保留一户人家的土地所有权。
      类似这样的民事纠纷时有发生,每当解决了这些纠纷,梁祺星的胸口就像一块大石头落了下来一样,瞬间释然,做事也更加自信、踏实了。他说,群众的事无小事,村干部就是扮演“和事佬”的角色,做村民的公证人,要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用心用情去工作,总会得到乡亲们理解的。
      “第一书记”的工作绝不仅仅是乡镇政府和村委的助手,在各类精准扶贫培训会上,梁祺星深刻体会到这一点。他将广西“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打印出来粘贴在房间墙壁上,对照九项工作职责制定详细的年度以及三年工作计划,同时设计制作了《群众反映情况登记跟踪表》《为民办实事登记表》《特殊困难家庭帮扶登记表》《精准扶贫贫困户帮扶跟踪表》《工作登记表》等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各类表格并打印粘贴在房间墙壁上,用“3W”(what、when、where)时刻提醒自己何时该做何事。每天面对着这些文字和表格,他的工作思路和想法越发清晰了,但他知道艰巨的扶贫攻坚任务还在后头。


    带领乡亲脱贫致富奔小康


      梁祺星经常走家串户,与群众打成一片,村民们亲切地叫他小梁。每次集体会议后,他都要跟村民强调一遍他的手机号码,以方便村民有疑问或咨询的事情可随时联系,以至于在工作中他经常接到村民的电话,最多时一天与村民通电话70多次。在他房间墙壁上的《群众反映情况登记跟踪表》和《为民办实事登记表》上,已记录超过30条内容。最让他欣慰的是,自己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许多村民都热情邀请他到他们家中吃饭、喝茶或唠唠家长里短。
      村务只是“第一书记”最基本的工作,而落实各级扶贫政策、摸索研究产业扶贫,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才是“第一书记”的重要任务。半年的时间里,梁祺星多次自费到区、市、县扶贫办了解最新扶贫政策,确定方向后又到项目成熟区考察,与企业洽谈投资事宜,竭尽想把好的适合三坡村的项目引进村里,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群众增收。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已成功洽谈了两家企业的投资意向,投资项目得到了村委和村民的大力支持,大家都期盼这位年轻的“第一书记”能让好企业落户三坡村,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梁祺星通过不断学习、洽谈和寻求政策支持,最终确定了三坡村发展全国十大扶贫项目之一的“构树扶贫项目”这一思路,并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企业带动能力,以市场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实体,推进“构树种养一体化”项目。截止2016年9月,三坡村完成了20亩“融安县构树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启动了泗顶镇“构树种养一体化”项目。项目启动仪式当天,群众们无不鼓掌欢迎,拍手称快。
      为积极响应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2016年融安县出台了21项种养项目扶持政策,极大提高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物以稀为贵”,然而当种养农产品集体一窝蜂上市时,有可能造成产品积压或价格走低。梁祺星提前考虑到这一点,他在镇政府和后盾单位的支持下,提前联络好市场推广平台以应对“供大于求”的情况,并借鉴其他地方好的做法发展“品牌经营”。在他的努力下,现已有三家企业达成推广平台合作意向。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完成了柳州市农村电商服务中心鹿山学院产业园立项,落实了运营办公室和体验店场所,并紧密配合带动企业建设推广平台——“柳农e购”平台。该平台于2016年12月12日正式上线,群众得知此消息,纷纷联络他帮助推广农产品,“柳农e购”平台成功帮助贫困户销售滞销罗汉果、土鸡等土特产品。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全体村党员干部、村民和后援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三坡村179户582人已脱贫摘帽150户516人,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5.8%降至2.8%,圆满完成2016年脱贫攻坚任务,扶贫成效显著。
      梁祺星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位成熟稳重的驻村“第一书记”,这中间,苦、累、难是同时并存的,但是他认为只要用心去做,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什么难得倒人的事。他坚信,有了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学好、用好党的精准扶贫政策,驻村干部和群众一道苦干实干,三坡村一定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全村完全脱贫摘帽,全面致富奔小康的日子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