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工过程强化创新团队的刘纯友副教授在《食品工业科技》上发表的学术论文《HS-SPME-GC-MS测定三种类型百香果果实挥发性风味成分》,成功入选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信所)“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项目”,标志着该论文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前1%高引论文。

论文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紫百香果、红百香果和黄百香果果实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再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共鉴定出32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紫、红百香果23种和黄百香果22种。不同类型百香果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紫、红百香果中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有4种,分别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β-紫罗兰酮,而黄百香果中关键挥发性风味成分有5种,分别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芳樟醇和β-紫罗兰酮;同时,百香果中还存在一些对百香果特征香气起重要修饰作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如辛酸乙酯、乙酸己酯、丁酸己酯、β-月桂烯、D-柠檬烯等,这些关键风味成分和重要修饰成分共同构成了百香果的特征香气。
论文阐明了不同百香果挥发性风味成分的组成特征,并为百香果的品种选育、风味改良及百香果加工产业高效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最近该论文被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期刊-食品工业科技(美国EI收录)进行全文报道。
项目简介:
“领跑者5000(F5000)—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是由科技部主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建设的重要项目,旨在展示我国精品科技期刊上发表的最高端学术研究成果。该项目采用定量分析遴选和同行评议相结合的方式,从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选出每个年度各学科累计被引用次数排名前 1% 的高水平论文,代表着我国不同研究领域最优秀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具有极高的学术影响力。
作者简介:
刘纯友,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中国农业科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理事、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培养对象、广西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柳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目前主要从事农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人才项目(1项)等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或通讯作者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食品科学》和《食品工业科技》等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篇(均排名第一),作为编委出版学术著作1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教材2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trition and Food Sciences》和《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