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学院董金诗科研团队在催化领域国际顶刊ACS Catalysi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葵子彤来源:生化学院 责任编辑:王飞龙 罗杰 相远方发布时间:2025-09-16浏览量:

近日,由我校生化学院董金诗副教授科研团队联合郑州大学及华东理工大学相关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Local Environment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Pt-TiO2 Catalysts Define the Reactivity of CO Oxidation and C3H8 Combustion: the Crystal Phase of TiO2 Determining发表于催化领域国际顶刊《ACS Catalysis》(ACS Catal. 2025, 15, 15794-15807)。我校为论文第一署名单位,董金诗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在读硕士研究生李婷为论文第二作者。催化科学是化学化工学科的一大重要研究领域,为此Nature期刊设有催化领域专门的大子刊——Nature Catalysis,ACS Catalysis在催化领域的国际认可度仅次于Nature Catalysis。2025年ACS Catalysis影响因子为13.1,中科院期刊分区为1区Top。

CO和C3H8分别是典型的无机和气态有机污染物,由于两者本身性质的差异,它们对适宜的氧化转化催化剂的要求也不同。本工作探究了以不同晶相(锐钛矿相和晶红石相)TiO2为载体的Pt基催化剂在CO氧化和C3H8燃烧中活性差异本质。CO氧化反应中Pt-TiO2(R)反应活性优于Pt-TiO2(A);而C3H8氧化反应中,Pt-TiO2(A)反应活性较优。研究表明,还原后的Pt-TiO2(R)比Pt-TiO2(A)界面更富有氧空位,有利于CO氧化反应以MvK的反应路径进行,因而具有较佳的活性。Pt-TiO2(A)中缺电子的Pt表面上更有利于C3H8的吸附与活化,且对C-C裂解反应的活性较佳,有助于实现C3H8的完全氧化。本研究强调了调控材料的局部配位环境和电子结构以设计高性能氧化型催化剂重要性。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郑州大学及华东理工大学相关科研团队在模拟计算和微观动力学分析方面的大力支持,充分阐明了CO氧化和C3H8燃烧反应对TiO2晶相的差异化依赖特性。最终成稿正文及支撑材料(SI)累计采用76个独立图表、文字逾16000英文单词进行详细论述。目前该成果已被多个学术公众号报道。

简介:董金诗,博士,副教授。从事能源与环境领域气固催化方向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3项。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在ACS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Journal of Catalysi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Small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其中2022年在Journal of Catalysis上发表的研究论文累计被引57次。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catal.5c03958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学校参与“地平线•欧洲”计划人工智能治理专项 中方课题组研究任务并取得阶段性进展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