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信箱 旧版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信息 > 正文

2026届毕业生信息发布 | 热忱欢迎用人单位选聘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毕业生

发布日期:2025-09-22 点击次数:

    一、学院简介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是我校具有雄厚办学实力和鲜明学科特色的教学科研单位,其前身可追溯至1986年成立的轻纺工程系。历经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形成本硕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布局合理,专业特色突出,教学与科研协同并进,成为区域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广西博士学位授予点立项建设学科,目前设置有化学工程与工艺(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纺织工程(自治区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急需专业)。有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下设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材料与化工4个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是学校办学实力最强的教学科研单位之一。学院目前在岗教职工102人,其中,正高职称26人(博导11人),具有博士学位64人。学院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约70%,博士占比约为80%。教师中有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计划、广西杰青、广西青年科技奖,广西首批高等学校卓越学者、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称号。学院拥有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柳州螺蛳粉技术创新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米粉加工与产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特色米粉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丝绸工程研究中心等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有生物化工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西唯一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天虹现代纺织产业学院1个。

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与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通过共建“卓越工程师”订单班、现代纺织产业学院等平台,协同开展技术攻关与人才培养。合作为企业输送了大批“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骨干人才,企业满意度持续超95%,形成了校企生三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二、专业介绍:

(一)本科专业介绍

1.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专业面向化工、能源、新材料行业发展需求,培养掌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基层从事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

2.生物工程

本专业面向生物医药和制造等工程产业需求,培养掌握自然科学、生物产品制造的科学原理、基本实验技能和工艺技术、生物工程设计基础理论和技能,具有解决复杂生物工程问题能力,能在专业领域从事产品生产、检测分析、质量控制与技术服务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化工原理、现代生物技术、生化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艺学。

3.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主要面向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掌握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及相关学科知识,具备食品检验分析、工程设计、生产管理等能力,能在专业领域从事生产工艺设计、产品研发、品控、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食品工厂设计、果蔬加工工艺学、食品质量管理学。

4.纺织工程

本专业面向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培养学生掌握纺织工程学科群基础理论,能运用纺织材料和工程设计等理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从事生产制造和管理、产品开发、检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织物组织学、纺织品设计学、纺织品检验学、制丝工艺学。

(二)硕士专业介绍

1.化学工程与技术

本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展的需要,面向化工、食品、纺织、医药等广西千亿元传统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为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主要课程:化工传递过程、高等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

高等分离工程、生物反应工程、化工系统工程。

2.纺织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拥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丝绸工程研究中心、苗锦文化研究与展示中心、校地企共建平台(茧丝绸重点实验室)。培养熟悉纺织科学与工程发展方向和学术研究动态,能适应相关行业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及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纺织物理、纺织材料测试技术、先进纺织材料、现代纺纱技术、现代织造技术、服装结构设计研究。

3.化学工程

本专业围绕生物质资源、有色金属等特色资源,提升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分离与检测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化工过程强化、生物质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三个培养方向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物理化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工系统工程、材料制备与合成技术、催化反应原理。

三、生源信息

2026届毕业生生源信息

毕业生

专业名称

毕业生数/人

备注

本科毕业生

纺织工程

40

自治区一流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79

自治区一流专业

生物工程

72

自治区一流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79

自治区一流专业

合计

270

硕士毕业生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硕)

50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硕)

10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化学工程(专硕)

50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合计

110

学院总计

380

   四、就业工作联系方式

联系部门: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就业工作办公室

联系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鱼峰区柳石路257号B5-107、105

本科生就业专干:陈成,0772-3910587,13367721669,shxysz2023@163.com

研究生就业专干:单筱筱,18178654103,95167506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