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前身是建立于1986年的轻纺工程系。学院目前设置有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纺织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2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生物与医药和材料与化工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学院目前在校本科生1270人,研究生319人。
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广西一流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学科、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柳州螺蛳粉技术创新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米粉加工与产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特色米粉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丝绸工程研究中心、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广西唯一)等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拥有天虹现代纺织产业学院(广西首批示范性产业学院)、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西科技大学-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自治区级)、生物化工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实践平台。学院拥有实验室面积8000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9000多万元。
二、师资队伍
学院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优化学科队伍结构。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7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1人、占27.27%,副高级职称35人,占45.45%,具有海外经历10人、占12.99%,具有博士学位58人、占75.32%,45岁以下青年教师45人、占58.44%。拥有国家万人计划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广西杰青1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及其他省部级人才6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5人,形成了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背景为主,化学、轻工、食品、生物等多学科交叉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深化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14名教师参加了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高等教育教育学导论课程”深造,6名教师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罗德岛大学EULER实验室等国外高校作访问学者,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三、学位点介绍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我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3年获批为广西博士学位授权点重点建设学科,2018、2022年分别获批为广西首轮、第二轮一流学科。本学科下设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材料化工4个学科方向。学科建设基础扎实,且长期聚焦广西特色生物质资源开发,2006年获批生物化工硕士点,2010 年获化工学科一级硕士点,2018年入选广西一流学科;已建成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制糖产业链延伸与精深加工创新联合体、广西丝绸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省部级及以上生物质资源开发科研平台,为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提供坚实载体。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40项、省部级项目79项、横向课题126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17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7项,成果转化11项;获省级科研奖励 8 项(含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行业科技奖一等奖2项,为化工学科的博士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
(0821)纺织科学与工程
(0821)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于2018年获批,2019年开始招生,本学科下设纺织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3个学科方向。本学科拥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丝绸工程研究中心、苗锦文化研究与展示中心、校地校企共建平台——茧丝绸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100余项,到校总经费达10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0项,地厅级项目20多项;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广西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柳州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200多篇,SCI、EI收录论文80多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件;出版和参与出版专著和教材12本;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
(085602)化学工程
(085602)化学工程属于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二级学科。本专业围绕生物质资源、有色金属等广西特色资源,紧密结合装备制造、纺织、医药、食品等广西千亿元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整合科研、教学与实践资源,创新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提升学生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分离与检测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化工过程强化、生物质功能材料研发与应用三个培养方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085604)纺织工程
(085604)纺织工程属于材料化工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二级学科专业,学科拥广西高校茧丝绸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丝绸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及育人平台。近年来,主持科研项目80多项,到校总经费达800多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25项,地厅级项目20多项;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5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广西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柳州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发表各级各类论文200多篇,SCI、EI收录论文80多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5件;出版和参与出版专著和教材12本。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属于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二级学科。依托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柳州螺蛳粉技术创新中心、广西特色米粉加工与产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特色米粉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以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微生物代谢工程、生物信息技术工程为优势研究主线,整合合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酶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物医学工程及精细生物化工等多学科原理,围绕“遗传物质定向改造—生物体系高效制造—特色资源转化应用”展开创新探索——既聚焦于通过基因编辑、代谢途径重构等技术对亚热带特色生物资源的遗传密码进行深度解析与重编程,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基产品;又依托微生物发酵、酶催化等生物化学过程,突破工农业食品、生物化工产品规模化生产的技术瓶颈,提升生物制造效率与产业适配性;更着力于将生物医学工程与精细生物化工技术深度融合,以新生物医学产品设计为目标导向,推动特色生物资源向高附加值终端产品转化,切实打通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的创新链路,为国家战略需求与地方产业升级提供生物技术支撑。
(086003)食品工程
(086003)食品工程属于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二级学科。本学科拥有广西糖资源绿色加工重点实验室、广西柳州螺蛳粉技术创新中心、广西特色米粉加工与产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特色米粉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学科围绕广西特色食品资源的加工和贮藏关键技术,食品生产源头风险控制、加工过程分析与食品质量追溯技术,天然食品生物资源的组分分离与改性技术,以及食品加工过程强化及设备开发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学科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秉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的人才培养理念,面向食品行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所培养的人才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胜任食品生产技术管理、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质量检测与控制、生产监督管理等工作。
四、报考信息
004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
招生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5无机及分析化学
|
907物理化学
|
1.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705化工原理 ②706有机化学 2.拟招全日制统考生48人。
|
01化学工程 02化学工艺 03生物化工 04材料化工 |
0821纺织科学与工程 ★ |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0纺织材料学
|
908纺织工程综合
|
1.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707织物组织与结构 ②711针织学 2.拟招全日制统考生10人。
|
01纺织工程 02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03服装设计与工程 |
0856材料与化工☆ |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5无机及分析化学
|
907物理化学
|
1.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705化工原理 ②706有机化学 2.拟招全日制统考生38人。
|
085602化学工程☆ |
085604纺织工程☆
|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0纺织材料学
|
908纺织工程综合
|
1.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707织物组织与结构 ②711针织学 2.拟招全日制统考生10人。
|
0860生物与医药☆ |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9生物化学A
|
921分子生物学
|
1.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743微生物学 ②744生物分离工程 2.拟招全日制统考生10人。
|
086001生物技术与工程☆
|
086003食品工程☆
|
①101政治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19生物化学A |
925食品工艺学
|
1.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747食品微生物 ②748食品化学 2.拟招全日制统考生10人。
|
五、联系方式
广西科技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联系人:许老师
电话:0772-2031601
一志愿招生QQ群:744586029
学院官网:https://www.gxust.edu.cn/shxy/index.htm
广西科技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https://www.gxust.edu.cn/yjs/info/1254/5602.htm
广西科技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https://www.gxust.edu.cn/yjs/info/1254/5600.htm
广西科技大学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初试考试大纲:https://www.gxust.edu.cn/yjs/info/1254/5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