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校级团讯

【暑期社会实践】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2021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忻城行纪实

发布时间:2021-07-17  编辑: 浏览数: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1日至13日,我校组织40余名师生组成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深入忻城县红渡镇、古蓬镇各村屯开展包括老党员慰问、免费电器维修、免费医疗义诊等社会实践项目。

倾听党员故事 重温红色历史

倾听党员故事

“欢迎你们来,国家没有忘了我这个老兵、老党员,虽然我已六十多岁,可我还要听党的话,为党为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时刻不忘自己是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古蓬镇板内村,有着45年党龄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樊宝春说。无论是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还是退伍回乡火热的农村建设生活,老人始终不忘初心,牢记共产党员的担当和使命,让慰问的师生感到深深的感动和震撼。

慰问老党员

“今天有幸近距离倾听老党员的故事,感受他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热切情怀,我们很受震撼,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铭记党恩,报效国家。”服务团刘春梅同学说。社会实践期间,我校师生深入忻城县红渡镇、古蓬镇各村屯看望慰问了12名老党员,为老党员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同时倾听党员故事,重温红色历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免费电器维修 切实服务群众

免费电器维修

“这个风扇坏了几个月也舍不得扔,最近真是热得不行,你们到了家门口,我就拿过来试一试,一下子就修好了,你们这帮学生娃太厉害了!”六纳村的张爷爷乐呵呵的拿回了自己修好的风扇。在此次社会实践当中,电器免费维修队为能够帮助更多有需求的村民,深入忻城县古蓬镇龙球村、板内村,红渡镇六蝶村、马蹄村等村屯开展电器免费维修,共接收到来自村民的80多件损坏电器,由于维修任务繁重,维修队各队员不得不顶着炎热的天气,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进行维修。

村民领回修好的电器

“虽然每天收集到的电器数量都很多,但是我们都努力的在当天全部修完,及时高效还给村民们一个具有‘新生命’的电器。”维修队队长王海华同学说。截至社会实践结束,电器免费维修队成功为当地群众修好62件电器,总价值近5000元,不仅在社会实践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更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和肯定。

免费医疗义诊 助力乡村振兴

免费医疗义诊

“阿婆,看您的心电图发现您心脏不太好,建议您尽快到医院系统治疗一下,现在有新农合,花不了多少钱的。”义诊医疗服务队的梁益医生叮嘱前来体检的板内村村民王阿婆。

心电图检测

为了加强群众健康意识,预防农村群众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助力乡村振兴。我校组织医学专业大学生和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业务主干组成义诊医疗队,携带B超机、心电图、血压仪等设备,走进红渡镇、古蓬镇各村屯开展卫生健康普查、急救预防宣传、医疗康复指导,提高群众对“治未病”和疾病早期预防的重视。截至社会实践结束,为200多名当地村民提供免费健康检查、诊断、治疗、咨询等医疗服务,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

据悉,今年是我校在忻城县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第11个年头,期间助力忻城县红渡镇成为全区首个“广西高校大学生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最终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我校开展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继续服务忻城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贡献智慧和力量。


版权所有:广西科技大学共青团

联系电话:0772-2685059

技术支持:广西博达科技有限公司|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