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085404计算机技术(专硕)专业简介

【来源: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作者:蒋建兵 李柏江 | 发布日期:2025-09-02 】

一、概况

计算机技术侧重于研制计算机,研究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表示、存储、传输、处理和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本学科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全面提高专业办学水平和能力,全面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能力。面向柳州、广西及粤港澳大湾区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瞄准地方经济主战场和重大需求,确立以智能制造、交通物流、企业信息化中的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加大对计算机视觉与智能认知、智能交通、无人驾驶、工业数据分析、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等地方支柱和新兴产业集群关键技术人才培养,解决需求背后的核心科学问题,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研究生学术论坛

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

二、培养目标

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高层次的计算机专门人才,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对所从事研究领域的重要理论、方法、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能创造性运用计算机领域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交叉性研究以及工程应用研发,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

1.计算机视觉与智能认知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系统、目标跟踪与检测、人类行为识别、图像处理技术。在视频监控、智能机器人、人类行为分析与识别、车载视频等视觉系统所涉及的模式识别,分形小波自适应图像去噪、图像增强,目标跟踪与检测、单/多智能体行为识别,系统协同控制和智能算法及聚类算法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2.智能信息处理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医学影像信息处理、智能交通系统、多智能体协同优化与控制,集成电路芯片功能设计等。围绕计算机与相关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在深度学习理论及应用,能源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医学信息数据处理问题,智能优化算法、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智能交通系统建模、仿真与预测、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功能设计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3.网络与信息安全

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网络数据的抽象建模、智能分析与处理,图嵌入,复杂网络,网络设备构建,物联网,语义网,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在网络数据的智能分析与处理方法,图嵌入方法、复杂网络分析与建模、下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网络攻防建模、入侵检测与控制、网络行为分析、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等方面深入开展研究。

四、培养方式

1.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是主要责任人,负责研究生全学程的业务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校外实践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2.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采用讲授、讨论、专题报告和实验等多种形式,提倡实践性教学方式,重视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也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实践环节应达到:基本熟悉行业工作流程和相关职业及技术规范,培养实践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并为学位论文选题、研究工作等奠定基础。

五、课程设置

本学科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非学位课和补修课三类。学位课包括学 位公共课(5 门,10 学分)、学位基础课(2 门,4 学分)、学位专业课(3 选 2,4 学分);非学位课(选修课)不少于 8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