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始于1993年开办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次年开办本科专业,三十年的专业办学历程中,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用先进办学理念引领发展,用科学战略规划开拓前行。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质量取得长足的发展。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新媒体技术等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获评自治区四星级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广西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2020年起列入广西本科第一批次招生;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授权点,“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拥有一支团结勤奋精干的管理团队以及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教师队伍。现有学科教师80余人,其中教授10人、副高级职称39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硕士学位5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教师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1人、学校“3331高层次人才计划-卓越学者第二层次”1人、“3331高层次人才工程-优秀青年学者”2人。此外学院还聘请一批企业高水平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
学院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在实践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成绩显著。面向所有学生打造“百度暑期训练营”活动品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打造“图灵大讲堂”学术品牌,营造浓厚学术氛围;依托校企深度融合平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大赛等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以及广西一等奖150余项。
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广西高校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科研社会服务平台“广西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监测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计算与分布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柳州市重点实验室 “柳州市大数据智能处理与安全重点实验室”,3个柳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柳州市数据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柳州市中小企业公共技术促进中心”“柳州市两化融合信息服务中心”。与本校其它学院共建“广西汽车零部件与整车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这些科研平台为开展科学研究、创新人才聚集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良好基础。
学院入选广西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广西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基地(创建单位),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建有计算机软件实验室、数字媒体创新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虚拟现实开放教室、虚拟现实一键建模实验室、虚拟现实内容制作中心、图形图像工作站等,实验室面积25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600余万元。学院坚持开放合作办学,秉承“校市相融、校企合作”的办学特色,与国内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努力建设自治区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为国家培养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所急需的特色化应用型软件人才。同时,学院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知名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计算机、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