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文昌校区办公楼多功能报告厅胜利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学校党委书记赵君代表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勇担使命 团结奋进 加快建成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学校过去5年的奋斗历程,擘画了学校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1256”总体发展战略。
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近日,学校团委书记蒋智华接受全小媒的专访,围绕共青团工作多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学校的实践。
全小媒: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打造文化品牌矩阵。在开展共青团工作中,将如何做好文化品牌打造工作?
蒋智华: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打造文化品牌矩阵,这为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共青团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打造文化品牌矩阵,丰富校园文化,增强团组织凝聚力与向心力。一是思想引领,打造“青”味十足的文化氛围。聚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将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通过“小故事讲大道理”“小切口阐述大命题”的形式,增强理论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结合青年热衷的文化潮流,融入流行元素,运用虚拟现实、动画、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媒体技术,广泛传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教育、精神洗礼,进一步增强对文化品牌的认同感,注入独具“青”味的思想内涵。二是实践带动,打造“青”力蓬勃的品牌谱系。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深度融合,聚焦基层治理、创新创业、学术科研、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围绕不同实践主题,打造一系列持续性强、层次递进的文化品牌活动,从基础体验型活动到高阶专业型实践,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发展阶段学生的需求。通过实践活动,展现青年学生的青春风采和创造力,使“青”力成为文化品牌发展的强劲驱动力,促进品牌谱系的持续拓展和更新迭代。三是服务导向,打造“青”心相通的共建机制。坚持服务青年为本,积极联动学校各部门、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整合资源优势,共同为青年学生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以青年学习成长、生活需求、职业发展为导向,策划贴近实际的文化品牌活动,鼓励学生全程参与品牌的设计、组织与推广。通过建立以青年为中心的互动反馈机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确保文化品牌贴近青年实际、符合青年期待,形成“由青年共建,为青年共享”的良性循环,为文化品牌注入持久生命力和强大号召力,以“青”心推动文化品牌可持续发展。
全小媒:关于“持续深化共青团、学生组织改革”,都将采取哪些举措?
蒋智华:持续深化共青团、学生组织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提升组织活力与服务能力的关键。学校共青团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队伍培养和服务创新三个层面深入推进改革工作,致力于推动共青团和学生组织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一是完善制度建设,规范组织运行。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团员教育、管理与考核制度,严格入团和推优入党标准与程序,加强团员思想政治教育,建立科学合理的团员考核评价体系。明晰学生会组织基本定位和职能,优化学生会组织体系,改革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学生干部选拔、培养、考核与监督制度,加强学生干部作风建设。完善活动组织、经费管理等制度,规范组织运行,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提升干部素质,锻造骨干队伍。持续加强对共青团干部和学生干部的培养,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提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与工作能力;组织干部参加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拓宽视野,增强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建立干部交流机制,促进不同组织、不同层级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骨干队伍。三是强化服务职能,满足学生需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共青团和学生组织的服务职能。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找准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帮助。加强权益维护工作,建立健全学生权益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搭建学生自我展示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等,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增强学生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