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梁晓天 ‖ 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
作者:宣传部来源:宣传部 责任编辑:戚杰强 蒋文洁 罗杰发布时间:2025-02-23浏览量:

【编者按】2024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文昌校区办公楼多功能报告厅胜利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学校党委书记赵君代表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勇担使命 团结奋进 加快建成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学校过去5年的奋斗历程,擘画了学校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1256”总体发展战略。

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近日,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梁晓天接受全小媒的专访,围绕“资源利用”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学校的实践。

全小媒: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指出,完善的内部治理、充足的资源、高效的配置方式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请问您如何理解?

梁晓天:高校五大职能的实现,一定是基于资源保障与配置的。我理解完善的内部治理产生的直接效益体现就是资源的高效配置,即让全体师生公平地享用学校各类教学科研资源,让每类资源匹配到最需要的教学科研团队或场景,发挥各类资产的最大效益。充足的资源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保障:一是资源建设尽可能从量上保障供给充足,充分配置;二是通过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使有限数量的资源实现“无限”供给,即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减少隐性浪费才是解决当前学校各方面建设需要投入而资金紧缺的应然选择。相对充足的资源要实现高效配置,按需配置,一是着力做好基础性管理工作,尤其是从资产管理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益、考核、报告等制度,形成更完整、更科学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通过制度建设保障资源配置的公平公开与科学合理。建立公平的资源分配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分配进行量化评估和动态调整,保障资源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建立资源调配的快速响应机制,使学校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都能高效地调配各类资源,保障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通过使用效益考核评价来促进已分配资源合理流动与再分配,为新资源建设投入提供参考,避免重复建设形成浪费。三是通过信息化建设加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一体化建设,加强资产管理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的互融互通,实现数据实时交互,实现资产的数字化管理和实时监控,便于资源调拨和共享,为资产管理做好数据和信息支撑。

全小媒: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将“办学条件保障提升”作为“1256”总体发展战略中的“六大提升行动”之一,请您从加强资源利用监督引导的角度谈谈,如何贯彻落实这一行动?

梁晓天:加强资源利用监督引导,克服目前存在的“重资金、轻资产,重购置、轻管理,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要牢固树立产权意识、责任意识、绩效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一是加强各类仪器设备管理。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成立大型仪器设备校级管理机构,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打破部门、单位、校区的界限,通过建立公物仓和共享共用等行之有效的运营管理方式,盘活低效资产和闲置资产,促进资源共享共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益。二是对公共用房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对二级单位公共用房进行定额核算,促进校内公共用房配置合理化、科学化,鼓励共享,提高公房使用效益;完善科研周转房管理办法,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促进科研用房合理配置;鼓励将学校公共服务场地对外开展社会服务,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三是研究探索对二级教学单位设备使用效益考核办法。建立一套完善的资产使用效益考核体系,定期对资产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评估。这是提升学校资源使用效益、确保资产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资产使用中的低效环节,及时调整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挂钩,激励各部门积极提升资源使用效益。四是加强对学校经营性资产监管,激发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活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五是加强对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应树立“大资产”理财管财理念,细化完善国有资产的分级分类管理措施,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规范、协调高效,明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管护单位等各方面的管理职责,精准施策、优化配置,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使国有资产效能和效益持续提升。

单位 fbdw

上一篇:专访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尹辉俊 ‖ 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

下一篇:专访学校审计处处长符金凤 ‖ 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