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机械汽车学院党委书记何敏 ‖ 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
作者:宣传部来源:宣传部 责任编辑:戚杰强 蒋文洁 罗杰发布时间:2025-03-14浏览量:

【编者按】2024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文昌校区办公楼多功能报告厅胜利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学校党委书记赵君代表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勇担使命 团结奋进 加快建成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学校过去5年的奋斗历程,擘画了学校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1256”总体发展战略。

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近日,学校机械汽车学院党委书记何敏接受全小媒的专访,围绕学院建设工作多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学院的实践。

全小媒: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不断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在广西科大的生动实践,机械汽车学院党委在提升党建引领推动工程学科内涵建设,为2026年冲刺博士学位点赋能增效有哪些措施?

何敏: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明确发展目标,凝心聚力推动发展。通过谈心谈话、专题研讨等活动,统一师生思想,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提高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质量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实现党建与学科建设同频共振,激励全院师生齐心冲刺博士学位点。

二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强化人才队伍,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一方面,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学校、学院的发展需要,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通过“老带新”“传帮带”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他们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是实施“双带头人”工程,树立标杆典型,探索党支部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推动党支部书记一手抓党建、一手抓教学科研的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党支部建立在科研团队上的新模式,推动跨学科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鼓励教师与不同领域专家协同创新,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

四是深化“党建+”工程,突出办学特色,创新产教融合新模式。依托智能车辆与新能源汽车现代产业学院,学院党委深化“党建+”工程,加强与柳工、柳钢、东风柳汽等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将产业需求融入教学与科研。打造“贯通式工程项目教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提供真实工程场景实践环境,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校企联合开发智慧课程,引入AI技术与行业最新成果,确保教学与产业同步。鼓励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大赛,实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产教融合”鲜明特色。

五是聚焦学科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办学国际化新高地。学院聚焦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方向,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从科研成果和学科内涵建设出发,优化科研平台、场地及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强化科研实验室考核,建立“室有所用、用必有效、无效退出”的动态管理机制。依托“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学院”,与越南河内工业大学等东南亚高校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学生交换、双学位项目,共编国际化教材,共建国际化课程,提升机械工程学科国际化水平。

全小媒: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提出,打造文化品牌矩阵,机械汽车学院党委计划如何讲好汽车故事,进一步擦亮学校特色文化品牌?

何敏:一是以文化为魂,打造品牌内核。依托柳州市雄厚的汽车产业优势,深度挖掘汽车文化内涵,将其与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打造独具柳州区域特色的汽车品牌内核。通过组织学生打卡柳州工业博物馆,聆听“大国工匠”“广西勤廉榜样”的奋斗故事以及持续开展“天工讲堂”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柳州市工业的发展历程,深刻感悟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力量。充分发挥“广西交通运输行业汽车发展与智能汽车科普基地”的科普引领作用,携手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知名企业,举办走进大学生赛车俱乐部、无人驾驶体验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汽车科技前沿动态,激发创新思维,进一步提升学院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和辨识度。

二是以创新为驱动,丰富品牌内涵。机械汽车学院紧扣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发展趋势,以创新为引领,积极打造智能汽车文化,持续丰富品牌内涵。学院聚焦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等本科专业建设,布局智能车辆工程专业,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智能网联、新能源、无人驾驶等前沿课程,鼓励教师将汽车前沿研究成果引入教学,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的深度融合。同时,建设汽车领域工程问题案例库,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来源于企业实际工程问题的比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汽车前沿知识的认知与应用能力。依托学院品牌工程“紫荆工作室”,学院与东风柳汽、广西汽车集团等知名企业联合举办智能汽车挑战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紧跟科技发展前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为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三是以育人为目标,提升品牌价值。将汽车品牌文化建设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全方位提升品牌价值。强化党建引领,促进育人实践融合。加强赛车俱乐部学生党支部建设,推动党建与赛车育人实践深度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参与汽车文化品牌活动的热情,提升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凝练车队文化,擦亮校园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车队文化内涵,进一步凝练车队精神,打造更具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使其成为学院汽车文化的重要名片,激励学生传承和发扬车队优良传统,为学院品牌建设增添动力。

单位 fbdw

上一篇:专访生化学院党委书记陈志波 ‖ 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

下一篇:专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覃雪梅 ‖ 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