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生化学院党委书记陈志波 ‖ 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
作者:宣传部来源:宣传部 责任编辑:戚杰强 蒋文洁 罗杰发布时间:2025-03-16浏览量:

【编者按】2024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文昌校区办公楼多功能报告厅胜利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学校党委书记赵君代表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勇担使命 团结奋进 加快建成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学校过去5年的奋斗历程,擘画了学校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1256”总体发展战略。

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近日,学校生化学院党委书记陈志波接受全小媒的专访,围绕学院建设工作多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学院的实践。

全小媒: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同向同行。请问生化学院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和育人事业方面有哪些措施?

陈志波:生化学院党委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中,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始终,以党的全面领导保证立德树人取得扎实成效,形成了“中心工作是什么,党的建设就重点聚焦什么;发展瓶颈是什么,党的建设就重点突破什么”的工作格局。

一是坚持思想铸魂领航向。学院党委深化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规范化开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持续打造学院“学、建、淬、用”理论学习品牌。举办“生化大讲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强化对师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铸牢广西科大命运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兴院强校的磅礴力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铸魂强师的务实行动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组织强基固根本。学院党委持续推进“五基三化”建设,根据立德树人需要优化党支部设置,探索“党建+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复合型教师党支部党建模式。实行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师生党支部结对共建、校企政党建联建等制度,推动支部党建与教育教学、学科科研、产教融合等有机衔接。深化党建示范创建与质量创优,建强水产养殖技术服务样板党支部,大力选树宣传党员先锋和模范典型。深入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打造全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充分发挥“双带头人”支部书记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坚持育人聚能促发展。学院党委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挖学科育人资源,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新局面,全力创建“三全育人”示范院系。积极构筑“五育融合”体系和安全教育体系,不断探索学业指导、心理健康、创业就业等实践规律,构建思政工作新生态。引领学生积极投身科技创新,力争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斩获佳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育人实践,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全小媒: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突出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建强博士点培育学科。请问生化学院在加强博士点培育学科内涵建设方面有哪些措施?

陈志波:今年是学校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关键之年,生化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作为学校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培育学科之一,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力争全面达标。

一是强化一流学科牵引,持续凝练特色优势。学院成立由主管校领导牵头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紧紧围绕“申博”和一流学科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定期分析“申博”工作推进情况,实行“挂图作战”。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出“申博”最强“动员令”。通过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精准定位学科方向,制定学科建设规划,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特色领域,深入分析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现有基础,对标国内其他申报化工博士点学科,重点突出生化学院可再生资源化工特色优势,推动“绿色化工+AI”“生物化工+医药”等交叉融合,形成创新增长点,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发展。

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加快打造核心团队。学院要用好用足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主动出击,力争在学科领军人才引进方面有所突破,缓解领军人才缺乏的“卡脖子”问题。加大学术骨干教师培养力度,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积极寻求区内外先进高校兄弟院系的支持,选拔符合条件的学术骨干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力争新增2-3名骨干教师获得博士生导师资格。全面挖掘整合学校人才资源,打造学科方向核心团队,为学院申报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点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是深化学院改革创新,持续赋能博点申报。学院坚持问题导向,修订《绩效分配方案》,形成“学院需要什么,绩效分配就重点支持什么”的鲜明导向。加快制定《教师申报职称晋升推荐办法》《科研奖励办法》《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等,建立完善支持“申博”的各项激励保障制度机制。调整院内机构设置,谋划成立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大型仪器服务中心等,建立教育教学智库,集中资源力争在“大团队、大平台、大成果、大项目”实现新突破。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导师招生指标浮动和双向选择制”,加强国际合作培养,不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单位 fbdw

上一篇:专访土建学院党委书记梁贞巧 ‖ 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

下一篇:专访机械汽车学院党委书记何敏 ‖ 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