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12月26日,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文昌校区办公楼多功能报告厅胜利召开。大会审议通过了学校党委书记赵君代表中国共产党广西科技大学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勇担使命 团结奋进 加快建成国内先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学校过去5年的奋斗历程,擘画了学校未来5年的发展蓝图,提出了“1256”总体发展战略。
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学校党委宣传部推出《学习贯彻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大家谈》系列访谈栏目,汇聚独家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近日,学校外语学院党委书记李辉接受全小媒的专访,围绕学院建设工作多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及学院的实践。
全小媒: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全面构建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请问外语学院将如何具体落实这一目标?
李辉: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学院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和强大的动力源泉。外语学院将以此为指导,结合学院实际,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推动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思想引领,筑牢立德树人根基。学院将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依托外语学科特色,打造“语言+思政”融合课程。例如,在英语、俄语等专业课程中融入中国故事、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价值观引导,构建“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育人体系。
二是优化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学院将推进党支部标准化、特色化建设,根据不同支部特点重点打造文化传承“红色外院”、就业创业“种梦行动”、考研结对“领航计划”、实习实践“卓越行动”、榜样引领“外院之星”、向海图强“畅航行动”6个品牌项目,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三是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学院将立足“新文科”建设背景,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例如,依托区域国别研究、语言智能等新兴方向,联合机械汽车学院、计算机学院共建跨学科团队,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强化“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增设“国际传播”“跨境电商语言服务”等特色方向,服务柳州工业国际化需求。
四是服务地方需求,增强社会贡献力。学院将主动对接柳州产业需求,打造“外语+产业”服务平台。例如,联合东风柳汽、柳工等企业共建“国际商务语言服务基地”,为本土企业“走出去”提供翻译、跨文化培训支持;组织师生党员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柳奇石博览会等活动的语言志愿服务,以实践彰显党建引领的社会价值。
全小媒: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请问外语学院如何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推动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李辉:人工智能技术为外语学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外语学院将以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创新驱动”战略为指引,从以下五方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革新。
一是重构课程体系,强化“外语+AI”交叉融合。增设《自然语言处理与翻译技术》《AI辅助语言教学》等课程,融入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技术模块。依托学校工科优势,与计算机学院联合开发跨学科课程,培养“懂语言、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二是打造智慧化实践平台,提升应用能力。建设“语言智能实验室”,引入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多语种语料库分析工具等,支持学生开展AI辅助翻译、跨文化传播数据分析等实践项目。与相关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推动学生参与真实场景下的语言技术开发与应用。
三是革新评价体系,突出创新能力导向。建立动态评价机制,将AI技术应用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例如,通过“AI翻译质量评测”等创新形式,激励学生探索技术赋能语言服务的可能性。
四是赋能教师发展,推动教学范式转型。开展“AI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组织教师参与智能教育工具培训(如DeepSeek教学应用等)。鼓励科研团队聚焦“语言智能与教育创新”领域,申报国家级课题,形成“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的良性循环。
五是服务国家战略,拓展国际传播新路径。结合学校“深度融入地方发展”的定位,利用AI技术构建多语种国际传播平台,助力柳州品牌“走出去”,实现“外语人才—技术工具—区域需求”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